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在全国法院专利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开创专利审判工作的新局面,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利法官队伍。当前各级法院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的要求,充分考虑专利审判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特点以及专利案件迅速增长的趋势,重视并强化专利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加快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专利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出一支廉洁的、有专业特长、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并取得优异工作实绩的专利法官队伍。
  各级法院要注意从具有理工专业背景、外语基础较好、精通法律、熟悉国际条约的人员中培养、选拔专利法官,配齐、配强专业审判人员;要充分考虑专利审判工作的特点,在任务指标、业务考核、培训深造、国际交流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充分考虑专利法官成长的规律,确保专利法官队伍的相对稳定,不能因为人员调整而削弱专利审判力量。
  多年的专利审判实践已经证明,专业培训是迅速提高专利法官的专业知识和审判技能的有效途径。为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国专利法官专业培训的力度;有关法院也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想办法,通过培训和地区间的业务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本地区专利法官的培训工作。
  专利法官必须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审判这个中心,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不断提高司法水平。要加强学习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做到深谙法理、精通法律、熟悉相关国际公约和条约;要注意学习科技知识,做到理解涉及案件技术对比的技术原理和内容;要跟踪研究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态,保持对技术进步与法律保护的关系的敏感性;要拓展国际视野,开展比较研究,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司法保护之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