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7.4.2.4 实验室设施(次级屏障)
  ●设施门要加锁,限制人员进入。
  ●实验设施地点离开公共区。
  ●每个实验室设一个洗手池。要求设置非手动或自动开关。
  ●实验室结构要便于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地毯和垫子。
  ●工作台面不渗水,应耐酸、碱、耐热和有机溶剂等。
  ●实验室家具应预先设计,便于摆放和使用,表面应便于消毒,并在其间留有空隙便于清洁。
  ●生物安全柜的安装,室内的送、排风要符合物理防护参数要求。远离门口、风口和能开的窗户,远离室内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远离其它可能干扰的仪器,以保证生物安全柜的气流参数和物理防护功能。
  ●建立冲洗眼睛的紧急救护点。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避免反射和耀眼,以免干扰视线。
  ●只要求一般舒适空调,没有特殊通风要求。但是,新设施应该考虑机械通风系统能够提供通向室内的单向气流。如果有通向室外的窗户,必须安装纱窗。
  7.4.3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指按照BSL-3标准建造的实验室,也称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需与建筑物中的一般区域隔离。其具体标准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实验室设施要求如下。
  7.4.3.1 标准操作
  ●完成传染性材料操作后,对手套进行消毒冲洗,离开实验室之前,脱掉手套并洗手。
  ●设施内禁止吃、喝、抽烟,不准触摸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戴隐形眼镜的人也要佩戴防护镜或面罩。食物只能存放在工作区以外的地方。
  ●禁止用嘴吸取试验液体,要使用专用的移液管。
  ●一切操作均要小心,以减少和避免产生气溶胶。
  ●实验室卫生至少每天清洁一次,工作后随时消毒工作台面,传染性材料外溢、溅出污染时要立即消毒处理。
  ●所有培养物、储存物和其它日常废弃物在处理之前都要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有效地灭菌处理。需要在实验室外面处理的材料,要装入牢固不漏的容器内,加盖密封后传出实验室。实验室的废弃物在送到处理地点之前应消毒、包装,避免污染环境。
  ●对BSL-3内操作的菌、毒种必须由两人保管,保存在安全可靠的设施内,使用前应办理批准手续,说明使用剂量,并详细登记,两人同时到场方能取出。试验要有详细使用和销毁记录。
  ●昆虫和啮齿类动物控制应参照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7.4.3.2 特殊操作
  ●制定安全细则
  实验室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实验室特殊而全面的生物安全规则和具体的操作规程,以补充和细化本规范的操作要求,并报请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生物危害标志
  要在实验室入口的门上标记国际通用生物危害标志。实验室门口标记实验微生物种类、实验室负责人的名单和电话号码,指明进入本实验室的特殊要求,诸如需要免疫接种、佩戴防护面具或其它个人防护器具等。
  实验室使用期间,谢绝无关人员参观。如参观必须经过批准并
  在个体条件和防护达到要求时方能进入。
  ●生物危害警告
  实验过程中实验室或物理防护设备里放有传染性材料或感染动物时,实验室的门必须保持紧闭,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门口要示以危害警告标志,如挂红牌或文字说明实验的状态,禁止进入或靠近。
  ●进入实验室的条件
  实验室负责人要指定、控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和辅助人员。
  未成年人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受感染概率增加或感染后果严重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只有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求并能遵守有关规定合乎条件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
  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和其它物品不允许带入实验室。
  ●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辅助人员要进行与工作有关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生物安全防护专业培训。实验人员需经专门生物专业训练和生物安全训练,并由有经验的专家指导,或在生物安全委员会指导监督下工作。
  必须学会气溶胶暴露危害的评价和预防方法。
  在BSL-3实验室做传染性工作之前,实验室负责人要保证和证明,所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微生物标准操作和特殊操作,熟练掌握本实验室设备、设施的特殊操作运转技术。包括操作致病因子和细胞培养的技能,或实验室负责人特殊培训的内容,或包括在安全微生物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安全委员会指导下规定的内容。
  避免气溶胶暴露:一切传染性材料的操作不可直接暴露于空气之中,不能在开放的台面上和开放的容器内进行,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或其它物理防护设备内进行。
  需要保护人体和样品的操作可在室内排放式2A型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只保护人体不保护样品的操作可在Ⅰ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如果操作带有放射性或化学性有害物时应在2B2型生物安全柜。
  禁止使用超净工作台。
  避免利器的感染:对可能污染的利器,包括针头、注射器、刀片、玻璃片、吸管、毛细吸管和解剖刀等,必须经常地采取高度有效的防范措施,必须预防经皮肤的实验室感染。
  在BSL-3实验室工作,尽量不使用针头、注射器和其它锐利的器件。只有在必要时,如实质器官的注射、静脉切开、或从动物体内和瓶子(密封胶盖)里吸取液体时才能使用,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
  在注射和抽取传染性材料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注射器一体的)。使用过的针头在消毒之前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如不可折弯、折断、破损,不要用手直接盖上原来的针头帽;要小心地把其放在固定方便且不会刺破的处理利器的容器里,然后进行高压消毒灭菌。
  破损的玻璃不能用手直接操作,必须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和镊子等。
  ●污染的清除和消毒
  传染性材料操作完成之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特别是传染材料溢出、溅出其它污染,更要及时消毒。
  溅出的传染性材料的消毒由适合的专业人员处理和清除,或由其它经过训练和有使用高浓度传染物工作经验的人处理。
  一切废弃物处理之前都要高压灭菌,一切潜在的实验室污物(如,手套、工作服等)均需在处理或丢弃之前消毒。
  需要修理、维护的仪器,在包装运输之前要进行消毒。
  ●感染性样品的储藏运输
  一切感染性样品如培养物、组织材料和体液样品等在储藏、搬动、运输过程中都要放在不泄漏的容器内,容器外表面要彻底消毒,包装要有明显、牢固的标记。
  ●病原体痕迹的监测
  采集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本底血清样品,进行病原体痕迹跟踪检测。依据被操作病原体和设施功能情况或实际中发生的事件,定期、不定期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特异性检测。
  ●医疗监督与保健
  在BSL-3实验室工作期间对工作者进行医疗监督和保健,对于实验室操作的病原体,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应的试验或免疫接种(如狂犬病疫苗,TB皮肤试验)。
  ●暴露事故的处理
  当生物安全柜或实验室出现持续正压时,室内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戴上防护面具,采取措施恢复负压。如不能及时恢复和保持负压,应停止实验,及早按规程退出。
  发生此类事故或具有传染性暴露潜在危险的其它事故和污染,当事者除了采取紧急措施外,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听候指示,同时报告国家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和当事人应对其事故进行紧急科学、合理的处理。事后,当事人和负责人应提供切合实际的医学危害评价,进行医疗监督和预防治疗。
  实验室负责人对事件的过程要予以调查和公布,写出书面报告呈报国家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同时抄报实验室安全委员会并保留备份。
  7.4.3.3 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防护服装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性实验服,如长服装、短套装,或有护胸的工作服装。消毒后清洗,如有明显的污染应及时换掉,作为污弃物处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