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在实验室外面不能穿工作服。
  ●防护手套
  在操作传染性材料、感染动物和污染的仪器时必须戴手套,戴双层为好,必要时再戴上不易损坏的防护手套。
  更换手套前,戴在手上消毒冲洗,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生物安全柜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感染动物的解剖,组织培养、鸡胚接种、动物体液的收取等,都应在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离心、粉碎、搅拌等不能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的工作可在较大或特制的Ⅰ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其它物理防护
  当操作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时,个人防护(Ⅲ级以上类似防护设备的具体要求)和其它物理防护设备(离心机安全帽,或密封离心机转头)并用。
  ●面部保护
  污染区、半污染区应备有防护面具以便紧急使用,当房间内有感染动物时要戴面具保护。
  建立紧急防护工作点。
  ●紧急防护用品
  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备用防护面具、冲洗眼睛的器具和药品等,随时可用。
  7.4.3.4 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
  BSL-3生物安全实验室里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在Ⅱ级以上(含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其次级屏障标准如下: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七级以上,防鼠、防虫、防盗。
  实验室内净高应在2.6米以上,管道层净高宜不低于2.0米。
  建筑物内实验室应与活动不受限制的公共区域隔开,设置安全门并安装门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进入设施的通道设带闭门器的双扇门,其后是更衣室,分成一更室(清洁区)和二更室(半污染区),二更室后面为后室或称缓冲室(半污染区),进出缓冲室的门应为自动互锁。如果是多个实验室共用一个公用的走廊(或缓冲室),则进入每个实验室宜经过一个连锁的气闸(锁)门。
  实验室应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识。
  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必须设置传递窗。
  洗刷室、机房等附属区域应是清洁区,但应尽量缩短与实验室的距离,方便工作。
  实验室内可设密闭观察窗。
  ●密闭性和内表面
  一切设施、设备外表无毛刺、无锐利棱角,尽量减少水平表面面积,便于清洁和消毒。
  各种管道通过的孔洞必须密封。
  墙和顶棚的表面要光滑,不刺眼、不积尘、不受化学物和常用消毒剂的腐蚀,无渗水、不凝集蒸气。
  地表面应该是一体、防滑、耐磨、耐腐、不反光、不积尘、不漏水,如能按污染区划分给予颜色区别更好。
  工作台面不能渗水,耐中等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
  实验室必要的桌椅橱柜等用具事先设计,便于稳妥安放和使用,彼此留有一定空间便于清洁卫生,表面消毒方便、耐腐。
  ●消毒灭菌设施
  必须安装双扉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安装在半污染区与洗刷室之间。灭菌器的两个门应互为连锁,灭菌器应满足生物安全二次灭菌要求。
  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房间或传递窗内可安装紫外灯。
  室内应配制人工或自动消毒器具(如消毒喷雾器、臭氧消毒器)并备有足够的消毒剂。
  一切实验室内的废弃物都要分类集中装在可靠的容器内,都要在设施内进行消毒处理(高压、化学、焚化、其它处理),仪器的消毒选择适当的方法,如传递式臭氧消毒柜、环氧乙烷消毒袋等,如果废弃物需要传至实验室外,应该消毒后并装入密封容器、包装。
  ●净化空调
  实验室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采用负压单向流全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不允许安装暖气、分体空调,不可用电风扇。
  温度230C±20C、相对湿度40%-70%。
  室内噪声不超过60分贝。
  气流方向始终保证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由低污染区流向高污染区。空调系统应安装压力无关装置,以保证系统压力平衡,排风应采用一用一备自动切换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关闭送风系统,维持排风,保证实验室内安全负压。
  供气需经HEPA过滤。排出的气体必须经过至少两级HEPA过滤排放,不允许在任何区域循环使用。
  室内洁净度高于万级。
  实验室送风口应在一侧的棚顶,出风口应在对面墙体的下部,尽量减少室内气流死角。保持单向气流,矢流方式较为合适。
  实验室门口安装可视装置,能够确切表明进入实验室的气流方向。
  Ⅱ级生物安全柜每年检测一次。2A型的排气可进入室内,2B2型安全柜和Ⅲ级安全柜的排风要通过实验室总排风系统排出。如果Ⅲ级安全柜是带有二次HEPA过滤、移动式,气流亦可在室内排气,但排气口应靠近室内排风口。
  如有其它设备如液体消毒传递窗、药物熏蒸消毒器等的抽气系统,必须经过HEPA过滤,并根据需要更换。
  ●水的净化处理
  每个房间出口附近设置一个非手动开关的洗手池。
  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有可能被污染的供水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如有下水,水池或地漏要设置消毒设施。下水下方必须设有水封,并始终充+盈消毒剂,水封的排气应加HEPA过滤装置。可能污染的下水只能排放到消毒装置内,消毒后再排至公共下水道。如没有下水排放,或不外排的所有废水均须收集并高压处理。洁净区域的下水可直接排入公共下水道。
  ●污染物和废弃物处理
  对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其它废弃物要放在专用的防止污染扩散或可消毒的容器里,以便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
  ● 实验室监控系统
  应对实验室各种状态及设施全面设置监控报警点,构成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报警系统。
  ●备用电源
  非双路供电情况下,应配有备用电源,在停电时,至少能够保
  证空调系统、警铃、灯光、进出控制和生物安全设备的工作。
  ●照明
  照明应适合室内的一切活动,不反射、不刺眼,不影响视线。照明灯最好把灯具的部件装在顶棚里,或采取减少积尘措施。
  ●通讯
  实验室内外应有适合的通讯联系设施(电话、传真、计算机等),
  进行无纸化操作。
  ●验收和年检
  BSL-3设施和运行必须是指令性的。
  实验室的验收或年检应参考ISO10648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密封性以保证维护结构的可靠性。
  新建设施的功能必须检测验收,确认设计和运作参数合乎要求方能使用。
  运行后每年再进行一次检测确认。
  7.4.4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指按照BSL-4标准建造的实验室,也称为高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为独立的建筑物,或在建筑物内一切其它区域相隔离的可控制的区域。
  为防止微生物传播和污染环境,BSL-4实验室必须实施特殊的设计和工艺。在此没有提到的BSL-3要求的各条款在BSL-4中都应做到。
  其具体的标准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和实验室设施要求如下:
  7.4.4.1 标准操作
  ●限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
  ●制定安全操作利器的规程。
  ●减少或避免气溶胶发生。
  ●工作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任何溅出物都要及时消毒。
  ●一切废弃物在处理前要高压灭菌。
  ●昆虫和啮齿类动物控制按有关规定执行。
  ●严格控制菌、毒种(见前)。
  7.4.4.2 特殊操作
  ●人员进入
  只有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运转需要的人员经过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并经过批准后方能进入实验室。负责人或监督人有责任慎重处理每一个情况,确定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
  采用门禁系统限制人员进入。
  进入人员由实验室负责人、安全控制员管理。
  人员进入前要告知他们潜在的生物危险,教会他们使用安全装置。
  工作人员要遵守实验室进出程序。
  制定应对紧急事件切实可行的对策和预案。
  ●危害警告 当实验室内有传染性材料或感染动物时,在所有的入口门上展示危险标志和普遍防御信号,说明微生物的种类、实验室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的名单和进入此区域特殊的要求。
  ●负责人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有责任保证,在BSL-4内工作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已经高度熟练掌握标准微生物操作技术、特殊操作和设施运转的特殊技能。这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和具有丰富的安全微生物操作和工作经验专家培训时所提供的内容和安全委员会的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