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BSL-4实验室之前要设置一个更衣和消毒区(设在实验室的一角或环形走廊内侧)。工作人员离开此区之前应在专用消毒室对防护服表面进行药物喷淋和熏蒸,时间不短于5分钟。
备用电源,在停电时应能够保证排风、生命支持系统、警铃、灯光、进出控制和生物安全柜的应急工作。
所有通向实验区、消毒淋浴室、气闸的空隙都要封闭。
每天实验开始之前,要完成对所有物理防护参数(如压差等)和正压防护服的检测,以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在实验区跨墙安装双扉高压灭菌器,对从实验区拿出的废弃物进行一次消毒。高压灭菌器与物理防护的壁板间要密闭。
设置渡槽、熏蒸消毒传递小室(柜),供不能通过更衣室进入实验区的实验材料、用品或仪器的消毒和传递使用。这些设施还能用于不能高压的材料、用品和仪器安全地取出。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同样安置一台双扉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用于二次消毒
实验区的墙、地和天棚整体密封,便于熏蒸消毒。内表面耐水和化学制剂、便于消毒。实验区任何液体必须排放到有消毒装置的储液罐,经过有效灭菌达标排放。通风口和在线管道都要安装HEPA过滤器。
实验区内部附属设施,如灯的固定、空气管道、功能管道等的安排尽可能减少水平表面面积。
工作台面不渗水,中等耐热、抗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腐蚀。
实验用具要简单、分体、适用、牢固,不选用多孔材料。桌、柜、仪器之间保持一定空间,便于清洁和消毒。实验用椅和其它用具的表面应易于消毒。
实验区、内外更衣室的洗手池设非手动开关。
中央真空系统设在实验区内,在线HEPA过滤器靠近每一个使用点或开关。过滤器安装便于消毒和更换。其它进入实验区的供水、供气由防止回流装置加以控制。
实验区的门采用门禁系统。消毒淋浴、气闸室的内外门连锁。
来自污染区内的洗手池、地漏、灭菌器和其它来源的废水必须排放到有消毒装置的储液罐,经过有效灭菌达标排放。来自淋浴和厕所的废水经处理后排入下水道。所用的废水消毒方法的效果要有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证据。
全新风通风系统。供、排风系统应采用压力无关装置保持动态平衡,保证气流从最低危险区向最高危险区的流动。对相邻区域的压差或气流方向进行监测,能进行系统声光报警。应安装一套能指示和确认实验室压差、适用而可视的气压监测装置,其显示部分安装在外更衣室的进口处。
实验区的供气要通过一个HEPA过滤处理,排气要通过串连的2个HEPA过滤处理。空气向高空排放,远离进气口。为了缩短工作管道潜在的污染,HEPA尽可能安装在靠近工作的地方。所有HEPA每年均须检测一次,同时在靠近HEPA的地方应安装零泄露气密阀,便于过滤器安装与消毒更换。HEPA上游安装预过滤器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防护服型生物安全Ⅳ级实验室设计和运转要求是指令性的。实验室必须经过检测、鉴定和验收。只有合乎设计要求和运行标准的才能启用。实验室的验收或年检应参考ISO10648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密封性测试,其检测压力不低于500Pa,半小时内的小时泄漏率不超过10%,以保证维护结构的可靠性。实验室每年必须检测一次,确认合乎设计和运行参数的要求,才能继续运行。
实验室内外应有适合的通讯联系设施(电话、传真、计算机等),进行无纸化操作。
8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水平标准
8.1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动物实验安全实验室分4级,所配备的动物设施、设备和操作分别适用于生物安全Ⅰ-Ⅳ级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的工作,安全水平逐级提高。
8.2 各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
8.2.1 一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
指按照ABSL-1标准建造的实验室,也称动物实验基础实验室。
8.2.1.1 标准操作
●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才能进入实验室。人员进入前,要熟知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并由熟练的安全员指导。
●动物实验室要有适当的医疗监督措施。
●制定安全手册,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知悉特殊危险
●在动物实验室内不允许吃、喝、抽烟、处理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储藏食品等。
●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均须十分小心,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和外溢。
●实验中,病原微生物意外溢出及其它污染时要及时消毒处理。
●从动物室取出的所有废弃物,包括动物组织、尸体、垫料,都要放入防漏带盖的容器内,并焚烧或做其它无害化处理,焚烧要合乎环保要求。
●对锋利物要制定安全对策。
●工作人员在操作培养物和动物以后要洗手消毒,离开动物设施之前脱去手套、洗手。
●在动物实验室入口处都要设置生物安全标志,写明病原体名称、动物实验室负责人及其电话号码,指出进入本动物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如需要免疫接种和呼吸道防护)。
8.2.1.2 特殊操作 无。
8.2.1.3 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工作人员在设施内应穿实验室工作服。
●与非人灵长类动物接触时应考虑其粘膜暴露对人的感染危险,要戴保护眼镜和面部防护器具。
●不要使用净化工作台,需要时使用Ⅰ级或2A型生物安全柜。
8.2.1.4 设施(次级防护屏障)
●建筑物内动物设施与人员活动不受限制的开放区域用物理屏障分开。
●外面门自关自锁,通向动物室的门向内开并自关,当有实验动物时保持关闭状态,大房间内的小室门可向外开,为水平或垂直滑动拉门。
●动物设施设计防虫、防鼠、防尘,易于保持室内整洁。内表面(墙、地板和天棚)要防水、耐腐蚀。
●内部设施的附属装置,如灯的固定附件、风管和功能管道排列整齐并尽可能减少水平表面。
●建议不设窗户, 如果动物设施内有窗户并需开启,必须安纱窗。所有窗户必须牢固,不易破裂。
●如果有地漏都要始终用水或消毒剂充满水封。
●排风不循环。建议动物室与邻室保持负压.
●动物室门口设有一个洗手水槽。
●人工或机器洗涤动物笼子,最终洗涤温度至少达到82℃。
●照明要适合所有的活动,不反射耀眼以免影响视觉。
8.2.2 二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
指按照ABSL-2标准建造的动物实验室。
8.2.2.1 标准操作
●设施制度除了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标准安全对策、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外,还应依据实际需要制定特殊的对策。把特殊危险告知每位工作人员,要求他们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程。
●尽可能减少非熟练的新成员进入动物室。为了工作或服务必须进入者,要告知其工作潜在的危险。
●动物实验室应有合适的医疗监督,根据试验微生物或潜在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对实验人员进行免疫接种或检验(例如狂犬病疫苗和TB皮试)。如有必要,应该实施血清监测。
●在动物室内不允许吃、喝、抽烟、处理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储藏个人食品。
●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均须十分小心,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和防止外溢。
●操作传染性材料以后所有设备表面和工作表面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特别是有感染因子外溢,和其它污染时更要严格消毒。
●所有样品收集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并贴标签,避免外漏。所有动物室的废弃物(包括动物尸体、组织、污染的垫料、剩下的饲料、锐利物和其它垃圾)应放入密闭的容器内,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建议焚烧。焚烧地点应是远离城市、人员稀少、易于空气扩散的地方。
●对锐利物的安全操作(见前面所述)。
●工作人员操作培养物和动物以后要洗手,离开设施之前脱掉手套并洗手。
●当动物室内操作病原微生物时,在入口处必须有生物危害的标志。危害标志应说明使用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负责人的名单和电话号码。特别要指出对进入动物室人员的特殊要求(如免疫接种和面罩)。
●严格执行菌(毒)种保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