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8.2.2.2 特殊操作
  ●对动物管理人员和试验人员应进行与工作有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必须避免微生物暴露,了解评价暴露的方法。每年定期培训, 保存培训记录,当安全规程和方法变化时要进行培训。一般来讲,感染危险可能性增加的人和感染后果可能严重的人不允许进入动物设施,除非有办法除去这种危险。
  ●只允许用做实验的动物进入动物实验室。
  ●所有设备拿出动物室之前必须消毒。
  ●造成明显病原微生物暴露的实验材料外溢事故,必须立刻妥善处理并向设施负责人报告,及时进行医学评价、监督和治疗,并保留记录。
  8.2.2.3 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动物室内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在离开动物实验室时脱去工作服。在操作感染动物和传染性材料时要戴手套。
  ●在评价认定危害的基础上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在室内有传染性非人灵长类动物时要戴防护面罩。
  ●进行容易产生高危险气溶胶的操作时, 包括对感染动物和鸡胚的尸体、体液的收集和动物鼻腔接种,都要同时使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器具(例如口罩和面罩)。
  ●必要时,把感染动物饲养在和动物种类相宜的一级生物安全设施里。建议鼠类实验使用带过滤帽的动物笼具。
  8.2.2.4 设施(次级防护屏障)
  ●建筑物内动物设施与开放的人员活动区分开。
  ●进入设施要经过牢固的气闸门,其外门自关自锁。进入动物室的门应自动关闭,有实验动物时要关紧。
  ●设施结构易于保持清洁,内表面(墙、地板和天棚)防水、耐腐。
  ●设施内部附属装置,如灯架、气道、功能管道尽可能整齐并减少水平表面积。
  ●一般不设窗户,如有窗户必须牢固并设纱窗。
  ●如果有地漏,管道水封始终充满消毒液。
  ●人工或冲洗器洗刷动物笼子,冲洗最终温度至少82℃。
  ●设施内传染性废弃物要高压灭菌。
  ●在感染动物室内和设施其它地方安装一个洗手池。
  ●照明要适合于所有室内活动,不反射耀眼。
  8.2.3 三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实验室
  指按照ABSL-3标准建造的实验室,适合于具有气溶胶传播潜在危害和引起致死性疾病的微生物感染动物的工作。
  8.2.3.1 标准操作
  ●制定安全手册或手册草案。除了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标准安全对策、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特殊适用的对策。
  ●限制对工作不熟悉的人员进入动物室。为了工作或服务必须进入者,要告知他们工作中潜在的危险。
  ●动物室应有合适的医疗监督,根据试验微生物或潜在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对实验人员进行免疫接种或检验(例如狂犬病疫苗和TB皮试)。如有必要,应该实施血清监测。
  ●不允许在动物室内吃、喝、抽烟、处理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储藏人的食品。
  ●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均须十分小心,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和防止外溢。
  ●操作传染性材料以后所有设备表面和工作台面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特别是有传染性材料外溢和其它污染时更要严格消毒。
  ●所有动物室的废弃物(包括动物组织、尸体、污染的垫料、动物饲料、锐利物和其它垃圾)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并加盖,容器外表面消毒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建议焚烧。焚烧要合乎环保要求。
  ●对锐利物进行安全操作。
  ●工作人员操作培养物和动物以后要洗手,离开设施之前脱掉手套、洗手。
  ●动物室的入口处必须有生物危害的标志。危害标志应说明使用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负责人的名单和电话号码,特别要指出对进入动物室人员的特殊要求(如免疫接种和面罩)。
  ●所有收集的样品应贴上标签,放在能防止微生物传播的传递容器内。
  ●实验和实验辅助人员要经过与工作有关的潜在危害防护的针对性培训。
  ●建立评估暴露的方法,避免暴露。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所有培训记录要归档。
  ●严格执行菌(毒)种保管和使用制度。
  8.2.3.2 特殊操作
  ●用过的动物笼具清洗拿出之前要高压蒸汽灭菌或用其它方法消毒。设施内仪器设备拿出检修打包之前必须消毒。
  ●实验材料发生了外溢,要消毒打扫干净。如果发生传染性材料的暴露必须立刻向设施负责人报告,同时报国家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最后的处理评估报告,也要及时报国家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同时报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回负责人。及时提供正确医疗评价、医疗监督和处理并保存记录。
  ●所有的动物室内废弃物在焚烧或进行其它最终处理之前必须高压灭菌。
  ●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和生物体不允许带入动物实验室。
  8.2.3.3 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在危害评估确认的基础上使用个人防护器具。操作传染性材料和感染动物都要使用个体防护器具。工作人员进入动物实验室前要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再穿特殊防护服。不得穿前开口的工作服。离开动物室前必须脱掉工作服,并进行适合的包装,消毒后清洗。
  ●操作感染动物时要戴手套,实验后以正确方式脱掉,在处理之前和动物实验室其它废弃物一同高压灭菌。
  ●将感染动物饲养放在Ⅱ级生物安全设备中(如负压隔离器)。
  ●操作具有产生气溶胶危害的感染动物和鸡胚的尸体、收取的组织和体液,或鼻腔接种动物时,应该使用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戴口罩或面具。
  8.2.3.4 设施(次级防护屏障)
  三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感染动物在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设备中(如负压隔离器)饲养,所有操作均在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其次级屏障标准如下:
  ●建筑物中的动物设施与人员活动区分开。
  ●进入设施的门要安装闭门器。外门可由门禁系统控制。进入后为一更室(清洁区),其后是二更室(半污染区)。传递窗(室)和双扉高压灭菌器设置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为实验用品、设备和废弃物进出设施提供安全通道。从二更室进入动物室(污染区)经过自动互连锁门的缓冲室,进入动物房的门要向外开。
  ●设施的设计、结构要便于打扫和保持卫生。内表面(墙、地板、天棚)应防水、耐腐。穿过墙、地板和天棚物件的穿孔要密封,管道开口周围要密封,门和门框间也要密封。
  ●每个动物室靠近出口处设置一个非手动洗手池,每次使用后洗手池水封处用适合的消毒剂充满。
  ●设施内的附属配件,如灯架、气道和功能管道排列尽可能整齐、减小水平表面。
  ●所有窗户都要牢固和密封。
  ●所有地漏的水封始终充以适当的消毒剂。
  ●气流方向始终保证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由低污染区流向高污染区。空调系统应安装压力无关装置,以保证系统压力平衡,排风应采用一用一备自动切换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关闭送风系统,维持排风,保证实验室内安全负压。
  ●供气需经HEPA过滤。排出的气体必须经过两级HEPA过滤排放,不允许在任何区域循环使用。
  室内洁净度高于万级。
  实验室实验室送风口应在一侧的棚顶,出风口应在对面墙体的下部,尽量减少室内气流死角。保持单向气流,矢流方式较为合适。
  实验室门口安装可视装置,能够确切表明进入实验室的气流方向。
  Ⅱ级生物安全柜每年检测一次。2A型的排气可进入室内,2B2型安全柜和Ⅲ级安全柜的排风要通过实验室总排风系统排出。如果Ⅲ级安全柜是带有二次HEPA过滤、移动式,气流亦可在室内自循环。
  ●动物笼在洗刷池内清洗,如用机器清洗最终温度达到82℃。
  ●感染性废弃物从设施拿出之前必须高压灭菌。
  ●有真空(抽气)管道(中心或局部)的,每一个管道连接应该安装液体消毒罐和HEPA,安装在靠近使用点或靠近开关处。过滤器安装应易于消毒更换。
  ●照明要适应所有的活动,不反射耀眼,以免影响视觉。
  ●上述的3级生物安全设施和操作程序是强制性规定。
  实验室的验收或年检应参考ISO10648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密封性测试,其检测压力不低于250Pa,半小时的小时泄漏率不超过10%,以保证维护结构的可靠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