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步骤
1.规划部署阶段。2003年12月中上旬,各地按照活动通知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借助年底工作总结安排之际,对文化节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各省(区、市)文化节活动方案应于12月15日前报团中央备案。
2.重点示范阶段。2003年12月下旬,各地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县、乡、村率先组织实施一至两个重点项目,抓好典型示范,并积极协调省级电视台播出活动节目。全团将确定部分地区举办文化节启动活动。
3.全面展开阶段。2004年1月至2月,县、乡、村团组织普遍组织开展文化节活动。县以上各级团组织重点抓好指导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乡村与当地青年一起活动,推动全国文化节广泛热烈开展,形成较大声势。
4.总结表彰阶段。2004年3月,团中央将在本届文化节活动结束后,通报表彰2003年度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县(市、区)、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和乡村青年文化名人各100个(推荐表见附件)。各地应及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是全国农村团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团十五大精神、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积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品牌项目。各地要继续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在工作部署上作为今冬明春农村团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强势推进,抓出成效。
2.争取支持,优化环境。要把文化节活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之中,积极争取宣传、文化、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共同推进活动开展。要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采取项目合作制、申办制、承办制、协办制、冠名制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文化节活动开展。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注意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与党政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农村共青团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拓展活动内容和形式。要选准工作着力点,创新载体,重点突破,做到既生动活泼、轰轰烈烈,又坚持不懈、扎扎实实,使活动真正起到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和提高农村青年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作用。
4.培养典型,扩大宣传。要抓住一批有影响的县市、乡村作为重点活动地区,抓好一至两个有特色的活动作为牵动项目,树立一批不同层面、不同特色的农村青年典型,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通过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推动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文化节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