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共青团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共青团工作战略发展规划


  5.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是青年事务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更大支持,建好用好青少年活动营地、青少年宫、素质拓展基地、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各类活动场所。

  6.加强青年调查研究。大力组织开展青年研究工作,为开展青年事务、制定青年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和决策依据,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扶持青年研究机构加强科研,推动青年研究工作者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着重针对重大青年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开展应用研究。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个多样化”条件下我国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发展变化,努力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加强青年研究的国际交流,借鉴国际上开展青年事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制定青年研究规划,形成青年理论研究的有效机制。

青年组织

  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健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青年组织体系是重要保证。必须坚持和巩固共青团在青年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为骨干,城乡社区青年中心为基础,各类青年社团组织为外围的青少年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青年工作者队伍建设,最广泛地影响青年、覆盖青年,最有效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1.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推动基层党建带团建。以落实“五带一优化”为重点,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落实。在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创“五好”党组织活动中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团建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

  --推进基层团建创新。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突破单纯以单位为依托、完全与党政建制相对应的建团模式,积极探索联合建团、依托建团、社区建团、公寓建团等多种团组织设置形式。创新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设置制度、县(市)及其以下团组织按期集中换届制度以及基层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团员管理方式,对团员实行多重组织覆盖,探索团组织与团员的新型组织联系方式,探索电子团员证,广泛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联系团员。切实加强农村、国有企业、学校、城市社区等领域的基层团组织创新,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建团力度。

  --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建立健全县(市)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创”推进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活跃团内民主生活,保障团员对团的工作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可以采用不指定候选人、公开竞争的办法民主选举产生。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推动工作力量、工作资源、工作方式的社会化,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事业的运行机制。

  --增强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把学习制度化,使经常性学习成为团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加强团属院校等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努力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团组织服务能力,找准服务青年的工作着力点,深化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广泛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加强流动团员管理。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切实做好服务团员的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