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城乡青年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以城乡基层团组织为核心的青年中心,是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团的工作发展和实现青年工作社会化的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健全完善青年组织体系的基础工程。按照“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理念,全面指导和推动城乡青年中心建设,把青年中心建设成为服务会员、服务社区的新型社区青年组织,成为联系青年的新型纽带。
--探索运行机制。围绕建立、运转、管理等环节,积极探索青年中心服务会员、服务社区的具体途径,以及共青团在青年中心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推动青年中心逐步实现有一个组织、一个工作骨干、一个工作阵地、一个网络服务平台、一套服务项目、一个章程、一个形象设计的规范化建设目标。树立青年中心整体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开发服务项目。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把共青团服务青年学习成才、创业就业、生活娱乐、身心发展、维护权益和组织青年服务社会等工作项目直接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青年。积极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青年中心为中介和平台实施青年项目,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际帮助。
3.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和青年社团建设。青联、学联和少先队组织是中国青年组织的骨干力量,青年社团是青年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联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对学联组织的指导作用和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作用。切实加强对各类青年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
--青联组织。推动青联组织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更广泛地吸引和团结海内外各族各界中华青年。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凝聚各方面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加强与港澳青年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壮大爱国爱港爱澳青年力量。深化与台湾青年组织的交流,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贡献。
--学联组织。加强对学联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学联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着眼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大中学生素质拓展为重点,探索新的途径和项目,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少先队组织。按照“全团带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健全少先队的各级工作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抓好团队衔接和推优入团工作,开展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各项活动,引导少年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青年社团。按照“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的原则,认真履行管理和指导青年社团的职责,促进各级各类青年社团规范健康发展。围绕青年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青年群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培育和发展各类青年社团。加强对网络俱乐部、网友联谊会、网络社区等网上虚拟青年社团的跟踪研究和正确引导。
4.加强青年工作者队伍建设。青年工作者队伍是中国青年组织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和重要保证。要适应组织形式多样化和青年工作项目社会化运作的要求,积极吸纳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青年工作,建设一支以专兼职团干部为骨干,数量多、能力强、素质高的青年工作者队伍。
--共青团干部。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党放心、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团干部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开展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培训工作。深入实施“万名西部团干部培训工程”,开展新任职团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完善团干部挂职锻炼交流制度,努力为团干部在职高学历教育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团干部出国(境)培训。协助党组织做好团干部选拔、配备、管理和使用工作。
--职业青少年工作者。以各类青少年工作、研究人员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热爱青少年事业、拥有专门知识、社会工作能力较强的职业青少年工作者队伍。注重加强对各类青年社团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