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努力为特殊困难青年办实事
为青少年学习成才服务。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引导青年在学习中成才,在实践中成才。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帮助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深化“千宫百万”行动,帮助青少年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深化体验教育,推动雏鹰行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以没有实现两基目标的372个贫困县为重点资助区域,开展希望之星培养和希望小学援建等工作。深入开展“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东西互助--劳务协作”等活动,促进进城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通过境外培训、项目合作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培养青年。
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深化百万青年就业培训工程。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重点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广开渠道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帮助青年实现阶段性临时就业。深化“工岗快递”行动,逐步扩大覆盖区域和参与群体,进一步推动下岗失业青年和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实施帮助青年创业计划,帮助下岗青年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引导青年到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在全国102个重点联系城市建立青年就业服务中心。
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针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非法“口袋书”专项整治行动、建设安全放心网吧等活动。大力加强青少年维权中心的建设,构建青少年维权网络。推动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社会化和规范化发展。广泛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建立较为完备的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工作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服务青年。以“我们的文明”为主题,开展网上青少年教育活动。开设网上团校,建立网上书店,发行电子期刊,开辟网上招聘会、网上工岗快递中心,组建网上俱乐部、联谊会等网上交流阵地,为青少年学习、就业、交流提供服务。建好农村青年信息网、保护母亲河网、青年创业网、打工青年发展网、青少年维权网、志愿服务网等网站。建立远程互动式网上心理服务平台,积极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试点推广青年卡,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商务咨询、购物优惠等服务。
为特殊困难青年送温暖。元旦、春节期间,以下岗失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为重点,采取募集钱物、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济困助学等多种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