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行队伍素质,努力开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法院执行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沈德咏
2002年7月24日
同志们:
今年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总结了近年来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这对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法院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近年来全国法院执行队伍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新形势下执行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执行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措施,把全国法院执行队伍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近年来执行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法院在各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努力克服困难,大胆积极探索,依法执行各类生效法律文书,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捍卫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1998-2001年4年间,全国各级法院共执行各类案件9 774 151件,标的总额10 283亿元人民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执行工作的不断发展,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截至2001年12月底,全国法院执行干警达34028人,占全国法院干警总数的11%;在知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29491人,占执行干警总数的86.6%;具有审判职称的22 285人,占执行干警总数的65%。广大执行干警胸怀大局,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严肃执法,秉公办案,忠实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维护着人民法院的司法形象;他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忠实地维护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他们清正廉洁,淡泊名利,公正办事,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他们英勇无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危险和威胁面前毫不退缩,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捍卫着共和国法律的尊严。可以说,人民法院的执行队伍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广大执行干警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忘我工作,在执行实践的风风雨雨中历经磨炼,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执行队伍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这是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领导和广大执行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一)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中央中发(1999)1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的要求,并确定执行干部占全体法院干部编制额15%的比例,为执行队伍建设,起到了空前的大力推进作用。(二)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执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执行干警,不断强化宗旨教育,打牢思想基础,提高政治素质,为执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保证。(三)重视执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是提高队伍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级法院都对本辖区执行机构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最高人民法院也先后举办了四期全国法院执行干部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执行队伍的业务素质,为从根本上提高执行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执行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队伍,确保执行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在不断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强化管理。特别是有的高级法院在辖区范围内实行“新进必考,持证上岗”制度,有效地强化了执行队伍的竞争意识,提高了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五)积极推进执行改革。执行队伍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各级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改革中,积极实行统一管理体制,做到执行机构领导干部下管一级,并初步建立了执行权分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为防止执行权的滥用和整治执行秩序混乱状况,保证执行权的公正、廉洁行使,促进执行队伍作风建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执行改革搞得好的地方,执行队伍的廉政建设搞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