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社政司关于印发《200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四、宏观经济形势与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2002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西部开发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实现良好开端,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2003年是我国各族人民为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奋斗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能否在“开局之年”开好局、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重大。2003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全面把握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二三四”思路:努力实现“一个目标”--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突出抓好“两个环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对外开放,着力解决“三大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财政增收节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快推进“四项改革--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全面把握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点,即:围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十六大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十六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作了具体部署,强调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建设我国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和目标是: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当前尤其强调扩大城乡基层民主,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三是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