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社政司关于印发《200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其次,各大国在反恐问题上与美的分歧和斗争,既是多极与单极较量的表现,也是国际秩序观差异的显现。美欲利用反恐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各大国则潜心发展,联合自强,并利用多种形式和机制对美进行牵制,促进多极化发展。尽管当前美借反恐大肆推行全球霸权,单极势头尽现,多极化进程的曲折性与反复性难以避免,但世界多极化依然是难以阻挡的发展趋势。

  十三、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稳定性增强。虽然2002年初世界经济展现复苏迹象,但由于主要经济体欲振乏力,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复苏疲软。美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减缓,欧盟经济虽有微弱复苏,但动力不足,后劲不足,回升乏力。日本经济虽出现些微增长,但依然徘徊于谷底,积重难返。拉美经济因频发的金融危机,元气大伤。与之相较,中国、东南亚、非洲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但因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难以改变全球经济总体增长放缓的趋势,世界经济可望到今年下半年得到全面复苏。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凸现,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阶段。美国虽执经济全球化之牛耳,但长期快速发展后的泡沫粉碎,出现结构性衰退。西欧与日本经济未能针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进行有效和及时的结构调整与升级,长期不振,尤其是日本,难以走出经济低谷。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采取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虽曾有增长,但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面临失控局面,在拉美地区还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政治等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开始进入对经济全球化重新认识的阶段。

  十四、美伊危机走向及影响。伊拉克问题将是2003年世界最主要的热点问题。目前,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把伊拉克作为其主要威胁,并且已经在海湾地区集结大量兵力,准备打第二场“海湾战争”;伊拉克则采取“软抵抗”之术,让美国找不到借口,获得不了发动战争的国际合法性。伊拉克问题的解决方式、过程和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他热点问题的解决,进而对近期世界形势的总体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尽管伊拉克已经向安理会提交了武器发展报告,但是,美国仍然认为,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决议。由此看来,美对伊动武的可能性仍然大于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的可能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美此次对伊动武的目的,不只是消除对美的现实恐怖威胁,而且要消除对美的潜在恐怖威胁,即把萨达姆赶下台,解除萨达姆的武装,为美推行全球霸权战略拔掉眼中钉。不通过战争,美可能难以达到上述目的。当然,避免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