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七、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第一,尽管世界上有不少影响和平与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也存在一些热点地区,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需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第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社会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的意愿加强,各国积极开展合作和交往,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存、互补的潮流不可逆转。第三,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总体和平、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但围绕着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由谁主导世界事务等问题的斗争也相当激烈。第四,虽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和利用机遇,巧妙利用各种矛盾,仍然可以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八、大国关系正在加速调整,欧洲合作进程加快
伊拉克战争对大国关系的影响深远,随着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国际合作与斗争将继续推进。法、德、俄、英、日、中等国,面对对外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的美国,都在调整本国的对外政策。伊拉克战争后,日美安全呈现更加一体化的趋势。而在反恐合作下带来的俄罗斯与美国一度密切的关系将再次发生质变,在法、德的支持下,俄罗斯回归欧洲“大家庭”只是时间问题。反恐合作以来,中美关系大幅度改善,但2002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仍然把中国当作威胁。与此同时,中欧寻求政治以外的经济文化合作前景广阔。
以伊拉克战争为分水岭,欧盟进一步分化,但“大欧洲”的呼声高涨,以法、德为中心的部分欧洲国家更加团结,下一步的任务是实现欧洲防务一体化。美国的超级军事力量对欧洲的“不敬”,再次深刻教育了欧洲各国,如果美国不尽快修补美欧战略关系,那么本来在冷战后一直找不到方向的北约将名存实亡。
九、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全球军事开始新的调整
伊拉克战争并没有阻止全球恐怖主义的肆虐,为应对变化中的国际安全形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原有的军事战略,并对传统防务政策进行变革。
美国防务力量的规划从“基于威胁”转向了“基于能力”,企图通过使自己变得无懈可击来达到安全。为此,美国提出新“三位一体”军事战略,由“被削减后的进攻性核力量、先进的常规武器能力和一系列新型防御系统”组成。俄罗斯的军事安全战略目标是凭借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威胁、巩固传统势力范围、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确保经济不受影响。今后一个时期,俄将奉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伊拉克战争使欧美分歧加大,欧洲对美影响力明显下降,更刺激了欧洲主要国家加快独立防务进程的步伐。在美国的怂恿下,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并借反恐之名,使“和平
宪法”名存实亡。持续不振的日本经济不但没有影响它走向军事大国的进程,事实反而证明,当前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步伐比以往更大、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