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括号内的数字为专业方向选修学生的实习周数。
八、主要课程介绍
(一)通用课程
1. 两课
总学时不少于200学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品德、形势与政策等。
2. 护理伦理与法规
通过学习,了解护理伦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提高专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道德。
3. 护士人文修养
护士人文修养是一门为加强护士的人文素质设置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护理美学、社会学、人际沟通、批判性思维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提高护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4. 常用护理技术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给药技术、生命体征观察、排泄护理技术,掌握标本采集、临终关怀和院内感染和控制技术,熟练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5. 母婴护理
内容包括孕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通过学习,掌握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保健。
6. 儿童护理
内容涵盖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健康问题及护理,包括常见儿科疾病的特点,护理原则及技巧。
通过学习,熟悉儿童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指导儿童健康保健,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7. 成人护理
包括内、外、妇、传染、五官、皮肤等科的内容。通过学习,熟悉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成人患者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保健。
8. 老年护理
通过学习,掌握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常见老年疾病的特点,能对老年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保健。
9. 心理与精神护理
通过学习,熟悉心理与精神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精神与心理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原则。
10. 社区护理
内容包括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学、传染病与慢性病管理、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社区健康教育等。
通过学习,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能进行健康咨询、健康干预、保健指导、慢性病人与传染病人的社区管理及重点人群常见疾病的预防。
11. 康复护理
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及康复器具的使用,对残障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护理。
12. 急救护理
通过学习,熟悉急救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监护技术和方法以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
(二)专业方向课程
社区护理
1.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掌握社区医学的基本概念、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对象、目的、性质与范围,学习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方法。
2. 社区康复
学习社区康复服务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社区常见伤残疾患的康复与预防。
3. 社区护理
学习社区常见慢性病、传染病患者的管理,社区的一般人群与特殊人群的护理,信息收集与处理。
4. 家庭护理
学习家庭护理的程序、家庭访视、家庭病床以及多问题家庭的护理。
老年护理
1. 老年医学基础
熟悉老年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老年人生理改变与疾病特点以及老年特殊疾病的防治。
2. 老年护理
重点学习正常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以及老年性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 临终关怀
学习临终护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人生临终期提供不同于其他生命周期的特殊服务。
康复护理
1. 康复医学概论
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语言治疗与矫形器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
2. 康复护理
学习和掌握伤残人与疾病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3. 中医康复学
学习中医康复养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
1. 急诊医学概论
学习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症医学、复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常见急症的救治原则。
2. 呼吸治疗
学习各种呼吸机的应用方法和维护。
3. 急危重症护理
学习和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
中医护理
1. 中医基本理论
学习祖国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以及辨证施治等基本理论知识。
2. 针灸推拿
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 中医护理
通过学习,熟悉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
口腔护理
1. 口腔解剖生理
学习口腔、颌面部的结构与功能。
2. 口腔医学基础
学习常见的牙齿、牙周组织疾病、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先天畸形、常见肿瘤等诊疗知识以及口腔颌面部正畸、口腔修复学等知识。
3. 口腔保健与护理
学习口腔卫生的保健知识,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以及配合开展口腔治疗技术。
美容护理
1. 医学美学
学习和运用医学审美观念维护和发展人的健美,认识和掌握医学美在医学领域中的主要作用。
2. 美容化妆学
掌握皮肤保养护理技术和常见美容化妆品的使用方法。
3. 中医美容学
学习常用的中医美容方法和技术。
4. 美容外科护理
掌握美容外科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九、培养方案说明
1. 特色
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应以“加强人文、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为原则,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力求做到素质教育全程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采取课程精简、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组合护理伦理与法规、护士人文修养两门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破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框架,整合职业基础课程,按人的生命周期重组职业技术课程,做到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
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贯穿整体护理的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
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设置了护理领域紧缺人才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在通用护理人才的基础上,增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危重症护理、中医护理、口腔护理、美容护理专业方向,定向强化培养。
2. 体育课
达到国家要求的大学生的体育标准。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开展形体训练、身体锻炼等内容。
3. 实践教学
包括基础医学实验课、常用护理技术实训课、医院和社区见习课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40%。
4. 毕业实习
是培养护士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40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压缩临床护理实习时间,增加专业方向的实习时间。学校与实习医院制定实习大纲,实习医院组织实施,指定带教老师,学生必须完成实习内容,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具体安排建议如下:
(1)通用护理方向
内科(含门急诊): 15周
外科(含手术室): 15周
妇产科: 4周
儿科: 4周
其他: 2周
(2)专业方向
内科(含门急诊): 10周
外科(含手术室): 10周
妇产科: 3周
儿科: 3周
其他: 2周
专业定向: 12周
(专业定向: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急危重症护理/中医护理/口腔护理/美容护理方向)
5. 证书
学生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考试,颁发毕业证书;专业方向的学生另颁发专业护理方向结业证书。学生毕业后,根据国家政策,在用人单位工作一年以上,参加并通过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取得执业护士证书。
附件3:
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
培养培训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名单
(47所)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华油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职工医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医学院
九江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医学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分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职工医学院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张掖医学高等
附件4:
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和加强护理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
护理教育是我国宏观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建国以来我国护理教育共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护理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教育部与卫生部将共同开展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为使该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充分发挥效益,真正推动护理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对卫生行业改革对护理工作影响、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