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逐步开展10千伏配电网带电作业。客户受电接火,处理、更换跌落开关等简单的作业项目应推行带电作业方法。要加强带电作业人员培训,配置工器具、带电作业车等,不断扩大带电作业项目范围。实行带电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确保作业安全。
3.3 加强生产运行管理
3.3.1 各级调度部门都应合理拟定系统运行方式,认真开展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负荷特点合理调度,避免拉闸限电情况发生。
3.3.2 在县供电企业应形成以供电可靠性指导生产运行管理,以生产运行管理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闭环式生产管理模式。
3.3.3 加强输变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和继电保护、安全稳定装置的管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3.4 加强配电设备的巡视和配变的负荷监测工作。配变满负荷、超负荷时应及时调整,转移负荷。
3.3.5 加强配电设施的防护工作,防止外力破坏事故发生。
3.3.6 根据配电网实际情况,在计算和试验的基础上,实现不停电倒负荷。
3.4 加强网络结构和技术进步
3.4.1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按照电网的规划,优先安排增加电网传输容量、提高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项目,优化电网结构,努力满足N一1和合理的变压器容载比的要求。县城配电网要逐步实现环网和“手拉手”供电,提高互供能力。
3.4.2 在有条件的县城逐步推广配电网架空线绝缘化。经济条件优越的县城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创造条件实施中心区主要繁华街道电缆入地。
3.4.3 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要推行以状态检修为基础的动态维修,应采用免维护和少维护等先进的技术装备,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时间。
3.4.4 积极采用红外测温以及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教术手段,提高配电网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水平。
3.4.5 积极采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环网供电,缩短故障隔离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暂不能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地区应装设环网开关和分段开关。
3.4.6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线路上装设故障指示器,变电所内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采用电缆故障寻址器等,缩短查找故障点时间。
3.5 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