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动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膜技术、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超微粉碎等技术。
推进先进制剂技术与辅料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发展高效、速效、长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药。
加快名优产品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
四、新型制剂
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新产品和名牌产品;
我国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的产品;
缓释、控释、速释制剂、靶向制剂、定量吸入剂,鼻腔给药制剂、膜剂等新剂型;
优质、新型制剂辅料,如新型粘合剂、崩解剂、包衣材料、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
微囊技术、包合物技术、渗透泵技术、脂质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制剂中的应用;
能满足品种多样化、规格系列化、操作密闭化、机电一体化、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装备,如超微粉碎设备、动态提取设备、新型生物反应器等。
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
一、煤炭开采
加快大中型在建煤矿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化煤矿;按照西部地区煤电同步建设、“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调节全国供需平衡、东部地区稳定生产规模的煤炭开发布局原则,建设一批大中型煤矿;对现有大中型煤矿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煤生产、管理现代化;对合法小煤矿进行集中化改造,减少生产矿井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改进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矿井回采率,促进安全生产;鼓励大中型煤炭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把一些资源可靠的合法小煤矿改造成现代化矿井;支持大中型煤炭企业,实施煤矿通风、瓦斯治理、防尘、防灭火和防治水等安全设施及设备升级改造,配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二、煤炭加工及利用
(一)煤炭洗选。
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及工艺灵活性,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选煤厂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在主要产煤省(区)建设一批先进选煤厂的同时,在中小型煤矿较集中的地区,建设群矿选煤厂,提高原煤入选比重及商品煤质量。
(二)动力配煤。
支持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地建设配煤厂;支持现有配煤厂扩建和技术改造;在有条件的选煤厂,尤其是洗选后煤炭硫分仍较高的选煤厂配套建设配煤厂。
(三)水煤浆代油。
鼓励燃料油消费量大的地区建设水煤浆代油项目,支持水煤浆厂配套输送设施建设;支持水煤浆生产和应用大型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开发。
(四)煤层气开发利用。
重点在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安徽省两淮煤田,辽中地区(包括铁法、阜新、抚顺、红阳矿区),贵州六盘水地区等择优建设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三、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
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四、煤电一体化联营
支持成立煤电公司,对煤矿与坑口电厂统一开发建设,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火电基地;支持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
建材行业近期发展导向
一、新型干法水泥、散装水泥
以企业技术改造为基本途径,发展日产2000吨熟料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鼓励企业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石灰石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熟料基地,靠近市场发展大型现代化水泥粉磨站;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二、新型墙体材料
发展单班年产5万立方米以上规模的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推广固定成型、室式养护工艺;发展年产10~20万立方米规模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推广发泡成型技术和大型机械化切割机;采用隧道窑,推广高掺量粉煤灰、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新工艺,发展年产1500万块以上规模的烧结制品生产线,其中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废渣烧结制品单线年生产能力在3000万块以上;发展承重轻板和集装饰于一体的轻板及复合板材,年产15万平方米以上的轻质板材生产线,开发采用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发展年产3万吨以上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采用4000孔高效率纤维成型技术、1600孔四分拉技术、直接湿法、干法短切原丝等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品种。
发展玻纤无纺制品的大幅宽、大规模生产技术,在交通运输、电子、能源与建筑等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玻璃纤维生物及医用过滤材料、工业过滤材料及其制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生物净化和工业除尘的市场需求;发展各种高性能、多功能玻璃纤维制品,包括优质增强型玻璃纤维纱、毡和代石棉制品,满足汽车及城市轻轨交通工具对各种复合材料的需求;发展各种玻纤织物包括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布等),为治沙固土及高速公路、桥梁、码头等永久性建筑提供优质复合材料;开发玻璃纤维代钢筋材料,可以抵抗海水及含盐潮湿空气的侵蚀;发展多轴向缝编织物,用于舰艇制造及风力发电叶片生产;建筑业的发展对玻璃纤维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如玻纤屋面防水材料、墙体用玻纤织物(网布、墙布)、单纱涂复玻纤窗纱等。
鼓励企业采用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整体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重点发展热塑性玻璃钢(FRTP),积极发展玻璃钢建筑模板和拉挤门窗、高压管道、夹砂管道、玻璃钢容器和高压气瓶等产品。发展两面顶合成高品质人造金刚石、特种光电晶体、特种玻璃和高性能陶瓷新材料,改善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