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行政复议机关的其他内设机构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的,应当登记并于当日转送公安行政复议机构;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其他内设机构应当告知其依法向公安行政复议机构提出申请。
  第二十六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构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对该申请是否符合下列条件进行初步审查:
  (一)提出申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否具备申请人资格;
  (二)是否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行政复议请求;
  (三)是否符合行政复议范围;
  (四)是否超过行政复议期限;
  (五)是否属于本机关受理。
  第二十七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构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应当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予以受理;
  (二)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制发《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第二十八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公安行政复议范围:
  (一)对办理刑事案件中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刑事侦查措施等刑事司法行为不服的;
  (二)对公安机关依法调解不服的;
  (三)对处理火灾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办理其他行政案件中作出的鉴定结论等不服的;
  (四)对申诉被驳回不服的;
  (五)其他依法不应当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认为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行为属于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插手经济纠纷的,公安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之前,及时报上一级公安行政复议机关。
  第二十九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构在审查行政复议申请时,对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告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可以向公安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三十一条 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知参加行政复议或者申请参加行政复议被许可后,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不影响行政复议进行。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的,应当向公安行政复议机构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
  申请人、第三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通知公安行政复议机构。
  第三十三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关因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双方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受理。
  第三十四条 申请人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公安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绝受理的,上级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