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防汛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的通知

  4、洪水调度:调度方案可操作性与决策指挥的科学合理性评价,调度指挥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与不足。
  5、抗洪抢险:查险报险是否及时,抢险方案是否完备、合理,抢险过程是否有失误,抢险效果。防汛物资储备、人力调配和后勤保障是否满足需要。存在问题与不足。
  6、防洪工程:工程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通过实际洪水对工程的检验,提出工程存在问题与不足,对现有防洪工程体系(防洪工程减灾效益)进行评价。
  7、灾情统计:灾情统计是否及时、准确,上报是否符合程序。存在问题与不足。
  8、救灾工作:受灾原因分析,救灾工作是否及时到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三)意见和建议
  从防汛的角度,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对防汛抗洪工作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
  1、对防洪工程体系规划思路、工程防洪能力(标准)、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对防汛准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对雨情、水情测报预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防洪调度(方案、规程、指挥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对防汛抗洪工作其它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2:       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

  一、评价目标
  通过对当年发生的旱情、灾情、抗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以及抗旱工作的综合评价,力争准确、科学、全面地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抗旱工作的成效,不断促进抗旱工程标准化、抗旱工作管理规范化。
  二、工作思路
  抗旱工作评价就是根据当年发生的干旱灾害和抗旱减灾的实际情况,对全年抗旱工作、抗旱效益、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抗旱的角度,对工程设施在抗旱减灾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建设、管理等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抗旱工程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决策、水量调度等非工程措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总结经验和改进完善工作,不断提高抗旱工作水平。
  三、评价内容
  进行抗旱工作评价,首先要对本年度旱情演变和旱灾对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然后对抗御旱灾所做的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抗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抗旱工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