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SUI CHEMICALS,INC. JAPAN)
(2)其他日本公司(ALL OTHERS):144%
2、韩国
(1)韩国锦湖P&B化学株式会社:10%
(KUMHO P&B CHEMICALS,INC. SOUTH KOREA)
(2)其他韩国公司(ALL OTHERS):10%
3、美国
美国公司:29%
4、台湾地区
(1)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7%
(FORMOSA CHEMICALS & FIBRE CORPORATION TAIWAN)
(2)台湾信昌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0%
(TAIWAN PROSPERITY CHEMICAL CORPERATION TAIWAN)
(3)其他台湾公司(ALL OTHERS):20%
四、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调查机关在考察了相关证据材料后认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不属于可忽略不计,且被调查产品之间以及被调查产品与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之间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产品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被调查产品给中国大陆苯酚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是恰当的。
调查机关对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所受损害及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主要事实和证据如下:
(一)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
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逐年持续增长,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1-3月份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16%、19.90%、19.74%和47.39%,表明中国大陆对苯酚的需求量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利于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发展。
(二)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和市场份额
1、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份,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数量分别为63771.54吨、90400.49吨、197036.8吨和57391吨,2000年比1999年增长41.76%,2001年比2000年增长117.96%,2002年1-3月份比2001年同期增长97.42%。
2、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大陆进口总量的比重较大,并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调查期内,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数量累计占中国大陆总进口量的比例为92.95%。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份,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数量分别占同期中国大陆进口苯酚总量的86.38%、93.26%、95.99%和90.13%,2000年比1999年增加了6.88个百分点,2001年比2000年增加了2.73个百分点。
3、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较大,并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调查期内,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数量累计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为31.15%,维持在较高水平。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份,被诉国(地区)出口的苯酚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分别为19.76%、23.36%、42.53%和41.50%。2000年比1999年增加3.6个百分点,2001年比2000年增加19.17个百分点。
(三)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
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份,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平均到岸价格每吨为462.74美元、658.86美元、510.90美元和409.45美元。这种价格下降趋势在2001年表现得尤为明显。2001年1月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加权平均价格为609.44美元/吨,到2001年12月时已降到了436.38美元/吨,下降幅度达28.39%。2002年1-3月其加权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降幅达32.95%。
(四)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影响
调查机关调查发现,调查期内,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向中国大陆出口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