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3年第20号--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

  1、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生产增长受到压制,处于低幅增长态势。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份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生产能力比上年同期增长2.76%、24.35%、7.13%和10.29%。除2000年略高于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增长幅度外,其他年份均远低于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增长幅度。
  2、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1-3月份,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6%、26.07%、-10.29%和-2.94%。2001年在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增长19.74%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产量比2000年下降10.29%。2002年1-3月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47.39%,而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产量比2001年同期下降2.94%。
  3、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量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量却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在表观消费量增长19.74%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量却比2000年下降9.99%。2002年1-3月在大陆表观消费量增长47.39%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量却下降了1.96%。
  4、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调查期内,在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64.61%下降至2001年的48.95%,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2002年1-3月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23.06个百分点。
  5、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受到抑制。调查期内,被诉国(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1999年与1998年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平均上升2.01%,而被诉国(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平均下降28.28%;2000年与1999年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平均上升38.44%,被诉国(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平均上升42.38%;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15.87%,而被诉国(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达22.46%;2002年1-3月份与2001年同期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32.50%,而被诉国(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32.95%。由于销售价格被迫降低,给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6、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在苯酚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收入却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苯酚产品销售量下降幅度。2001年中国大陆苯酚产业销售收入较2000年下降24.27%,2002年1-3月较2001年同期下降33.83%。
  7、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皆为负数,且亏损数额较大。如此长期的巨额亏损使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生产经营处于异常困难的局面。
  8、中国大陆产业投资收益率皆为负数。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1-3月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9.09%、-1.26%、-7.32%、-3.04%。长期巨额亏损致使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投资难以收回。
  9、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现金流量净额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999年至2002年1-3月份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现金净流入转为现金净流出,经营状况恶化。
  10、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开工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设备出现闲置。在中国大陆苯酚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开工率却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2001的开工率比2000年下降16.23个百分点,2002年1-3月份的开工率比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11.47个百分点,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