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设部关于印发《城乡社区建筑与环境和公共场所防控非典应急管理措施》的通知

6、底层设商店的住宅,住户出入口应严格与商店人流分开。
7、对发生疫情的社区或隔离区内原使用中水的住宅区应暂停中水使用。
(四)强化公共场所及公共设施防控“非典”措施,切断“非典”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
1、改善公共建筑等室内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
1)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应根据人流的数量确保足够的出口,以减少人员等候时造成的密集而增加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被封闭的公共通道(包括消防通道)应全部打开使用。
2)在室内公共场所,通过限制人数的方法,减少室内人员密度,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3)在商场、超市等收银处,应将已有的收银口全部运行,减少排队等候的人数和时间,减少相互传染的机会。
4)公共卫生间的洗手处,水龙头尽可能改造成感应式或脚踏式,增加洗手液、烘手器等设施,并每天定时消毒。
5)对现有通风设施不健全或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室内公共活动场所,如属于“黑房间”的餐厅包间、地下商业、地下娱乐活动场所、地下招待所等,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关闭,停止营业。
2、防止电梯、楼梯等公共设施的交叉感染
1)电梯应采取定时消毒措施,对电梯按钮等部位应进行重点消毒。
2)控制每次乘梯人数。在人流高峰时,应将所有电梯打开运行。
3)所有乘梯人员均宜带口罩,并避免面对面站立、交谈和打电话。
4)运行电梯应有通风设施。当电梯无人乘座时,宜将电梯门打开,以便通风。
6)加强公共建筑电梯间前室的通风。
7)保持楼梯间清洁卫生和照明灯的正常使用,楼梯间的窗户应打开通风,有安全隐患的应增设安全护栏。
8)楼梯扶手、公共门把手应定时消毒。
3、加强公园及动物园等室外公共活动场所的管理
1)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延长各公园(动物公园除外)开放时间。
2)取消“非典”流行区在流行期内各公园节庆等大型游览、娱乐等活动,减少公园游人密度,一般应控制在200人/公顷以内。
3)不宜提倡大规模游人集中活动,以分散、小型活动为宜,游人之间宜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4)加强公园中的供水安全措施。对于公园内的坐凳、垃圾箱、厕所等服务设施应加强消毒处理。加强室外儿童娱乐、老人健身及其它游乐休憩活动设施的消毒处理。
5)关闭“非典”流行区在流行期内公园中室内动物表演、室内动物展区、室内娱乐场所、展览温室、娱乐室、音乐舞厅、放映厅、茶室及其它容易传播疾病的室内活动设施。对非流行区的上述设施采取限制游人量、加强室内通风和定期消毒等措施。
6)对于溶洞、岩洞及其它洞穴类型景点,在“非典”流行区在流行期应采取关闭措施。在非流行区采取严格限制游人数量等措施,使景点游人规模明显低于设计容量,以减少感染机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