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次左右,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人次左右;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职进修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0人左右。
二、建立加速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机制
4.制定和实施《“百千人才工程”计划》,建立我局高层次专家队伍。5年内,选拔100名左右在质检科技主要专业领域学术造诣较高、业绩突出的中青年优秀人才,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作为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100名左右以WTO谈判专门人才为主的,熟悉业务、懂法律、外语好的WTO高级专门人才;选拔1000名左右发展潜力较大和适应入世急需紧缺专业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总局学术技术骨干。
5.建立总局“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对“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结合重大科研课题等实际,通过对项目的遴选,有针对性地投入部分资金,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开发。
6.积极吸收“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参与科研管理和承担科研项目。吸收他们参与各类科研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调研、论证、实施及组织管理工作,承担重大科研、技术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增长才干,提高学术技术水平。
7.加大培养选择各类专家力度,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做好选拔院士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的工作规划,有针对地着力培养备选对象。对现有各类专家和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赋予其充分科研自主权,并切实关心和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实行“导师制”,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赋予其培养青年人才的职责,每位专家要选定1名~2名年轻工作助手,作为学术技术骨干培养对象。
8.建立专家学术休假制度和培训制度,增进专家的交流和学习。组织专家休养、休假,期间开展一些学术交流、专业考察活动;结合当前形势和中心工作,确定专题,举办专家研修班、培训班和著名专家学者讲座等,增进他们与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权威的交流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对质检科技前沿问题的研讨,加深对形势和任务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为质检科技进步服务的责任感。
9.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培养选拔创新人才。结合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资助等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为质检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从中培养造就一批能进入国际国内科技前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