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尤其要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与防治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2003年的工作要和五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确保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治本工作在今年取得明显进展,为今后几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重点商品违法行为作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年,要在全国组织开展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重点的食品专项整治。这项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配合。各地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确定整治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在开展食品专项整治的同时,要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要引导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好的典型和做法,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予以曝光。药品专项整治,继续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农资专项治理,继续由农业部牵头负责,今年一定要彻底解决“毒鼠强”问题,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
(二)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新的专项整治活动。今年要由建设部、商务部、质检总局、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建材市场、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房地产市场要重点整治违规开发、建筑质量低劣、虚假广告、面积短缺、合同欺诈、中介市场混乱以及房屋拆迁、物业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汽车市场要重点整治地方保护、假冒伪劣零部件、维修市场和二手车(报废车)交易中的混乱等问题。建材市场要重点整治“地条钢”、劣质水泥以及有毒有害、危害人身健康的装饰装修材料等。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要重点整治和规范产品质量不合格、价格无序竞争、阻碍互联互通、售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价格秩序要重点整治涉农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等。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制订专项整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使这些领域的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
(三)对已经开展的各项专项整治,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并作为经常性工作继续抓紧抓好。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规范进出口秩序,打击偷税、逃税、骗税,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打击假冒商标及标识、包装侵犯专利权、虚假广告和制售假发票、假证件,打击非法印刷业、侵权盗版,制售非法出版物,整顿会计、审计、咨询、质量鉴定等经济鉴证服务市场,整顿集贸市场和加油站及其税收,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整顿土地市场和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地图市场秩序,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专项整治活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防止反弹,并注意及时总结整治经验,使其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今年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好落实。
(四)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尚。各级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廉洁公正、有诺必践,提高公信力,取信于社会,做诚信的表率。要组织企业开展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经营的活动,倡导经营者文明经商,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要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讲座和宣传,帮助消费者掌握防欺诈、识别假冒产品的基本知识,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宣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公民诚信教育活动,并与普法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