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2003年执法打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违法活动。充分发挥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积极性,挖掘制假案源,在假冒汽配严重的地区开展区域性整治。重点检查当前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反映强烈的机动车用玻璃,结合国家强制性认证,积极采取治本措施,必要时组织全国打击制售伪劣机动车用玻璃违法活动的统一行动。继续检查“三滤”、灯具、刹车鼓、万向十宗轴总成、汽车泵类、离合器片和压盘、刹车片、锁类、刹车油、润滑油、减震器、车用轴承等配件。
  继续组织对汽车维修单位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国产汽车骨干企业特约维修点名单以外的汽车维修单位,查处其质量违法行为,深入追查源头。
  (七)始终抓好锅容管特的安全监察。
  以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为重点环节,以“土锅炉”、气瓶及其充装站、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为重点产品和重点场所,督促责任单位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坚决查处违规行为。查处“土锅炉”要坚持堵疏结合的方针,扶持一批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小型锅炉的替代产品;进一步提高设备登记率、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和事故结案率。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区域性工作重点,拟订整治措施,围绕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目标,深入开展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
  (八)继续组织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抓好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认真制定各类产品的实施细则,严格审批条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决不颁发生产许可证。根据对生产企业定点条件的要求,坚决关掉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对继续违法生产的,严厉打击。整顿治理烟花爆竹氯酸盐超标和引芯使用快速火线的问题,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九)深化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和旅游市场的三个专项整治。
  根据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按照总局统一安排和要求,继续突出重点,明确时限,完善机制,标本兼治,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列入全国重点整治的19个集贸市场所在地的省级局,要限时完成在这些集贸市场设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机构的任务。各地都要总结经验,在列为地方重点的和其他适合的重点市场继续推广建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机构。大力开展强制检验和委托检验;确保每一个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受检率都要达到85%以上,公平秤设置和受检率要达到100%;认真完成加油机安检工作,确保加油机安检合格率与计量检定合格率达到100%。
  各地在组织实施“八大战役”时,要加强对产品强制性标准的执法检查。按照《关于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认法 [2003]21号)要求,认真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根据通知确定的执法重点、执法时间,把握政策界限,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全面顺利实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