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自律检查和惩戒机制,强化会员的自律意识和自律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自律检查和惩戒机制,加强自律监管组织和制度建设,充实监管力量,完善对任职资格、执业行为和职业道德情况的自律检查,加强对重点审计领域的监督,关注事务所变更,保证会员执业的独立性,加大对出卖审计意见、恶性压价、相互拆台、同行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自律监管和惩戒,进一步完善谈话提醒制度和业务报备制度,不断提高对会员的约束和监管力度。对执业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并提供指导,规范其内部管理,理顺运行机制,构造行业发展的微观基础。
(四)启动非执业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非执业会员在企业会计实务、政府管理、教学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整个行业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行业管理,必须重视非执业会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要加强非执业会员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大力开展非执业会员的教育与培训,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强化非执业会员的行为规范,提高非执业会员的素质,增强非执业会员加入协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树立行业形象。此外,要重视执业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提高行业的执业水平和会员的吸收发展奠定基础。
(五)协调内外关系,努力改善行业的执业环境。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协调好协会内外、行业内外的关系,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支持会员依法执业,帮助其拓展服务领域。密切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打破行业垄断,推进业务融通。积极研究加入WTO对行业的影响,为会计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行业立法,提供法律咨询,维护广大会员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改善行业的执业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要积极开展行业的宣传工作,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大力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行业文化,全面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努力取得社会各界对行业的认知、理解和支持,为行业的发展争取有利的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广大会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社会地位。
(六)扩大国际交流,大力推进行业的国际化发展。研究制定行业外事战略,加强与国际及外国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影响,树立国际形象,建立良好的国际协作关系。拓宽地方协会的国际交往渠道,鼓励地区性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推动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逐步拓展行业发展的国际空间。
三、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