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条 在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中,应当将企业申报处理的损失挂账按单位和会计科目逐笔列示。具体格式为:损失项目名称、损失原因、发生时间、项目原值、申报损失金额、企业处理意见、关键证据及索引号和中介机构处理意见等。
第二十七条 在损失挂账申报核销项目审核说明中,中介机构应当对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中列示的各类损失项目,按单位和会计科目逐项编写损失挂账项目说明。具体格式为:序号、申报损失项目名称、申报核销金额(以人民币元为单位)、关键证据、中介机构的审核意见等。
第二十八条 中介机构及相关审计人员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中应当重点披露的内容有:
(一)企业的会计责任和中介机构的审计责任;
(二)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和已实施的审计流程;
(三)对企业损失及挂账的核实情况;
(四)处理损失及挂账,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将产生的影响;
(五)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有可能对企业损失及挂账的认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六)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企业重大资产和财务问题以及向企业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适用性、有效性以及执行情况发表意见。
第六章 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及申报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中介机构对所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 承办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认真遵循相关执业道德规范:
(一)严格按照
《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企业清产核资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和专项财务审计工作;
(二)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诚信为本,不虚报、瞒报和弄虚作假;
(三)认真按照业务约定书的约定履行责任;
(四)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受托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及相关材料。
第三十一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监督工作,建立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质量抽查工作制度,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损失及挂账经济鉴证意见的质量进行必要检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