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关于推荐新修订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的通知

  (1)含氯消毒剂: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拖地,作用15-30分钟。
  (2)过氧乙酸:0.2%-0.5%的过氧乙酸擦拭物体表面,作用5-15分钟。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适于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的消毒剂,并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4)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3、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病房内的物品表面、地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依据各类物品被接触的频率以及受污染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如床头柜、床栏杆、门把手、水龙头、地面等应当每天用消毒剂消毒两次。一般情况下,采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拖地。
  三、终末消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病人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一)空气消毒
  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按1.5W/立方米安装)照射1小时,对空气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0.5%过氧乙酸或者3%过氧化氢喷雾,20-30m1/立方米, 作用1小时。消毒时应当关闭门窗,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浓度、使用剂量、消毒作用时间及操作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二)物体表面和地面
  房间内的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进行清洁后,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三)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本章第七部分的要求进行。
  四、手的清洁与消毒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以下原则:
  (一)洗手设施
  1、流动水洗手。
  2、采用非手触式开关,如脚踏式、感应式或肘式开关。
  3、提供干手设施,如擦手小方巾、一次性纸巾等。
  4、配备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
  (二)手的清洗要求
  1、下列情况需要进行手的清洗:
  (1)出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病房前后。
  (2)诊治或者护理每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之间。
  (3)清洗、消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各种物品之后。
  (4)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
  (5)出入不同区域(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前后。
  2、手的清洗方法,如下图所示:
  (1)取3-5ml清洗剂于手心,两手心对搓。
  (2)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背彼此对搓。
  (3)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心彼此对搓。
  (4)双手互握互搓指背手背。
  (5)双手母指彼此在掌心搓揉。
  (6)双手指尖互在掌心搓揉。
  以上每一步骤均为10秒共计1分钟,最后用清水冲净清洗剂;使用肥皂的洗手步骤同上。
  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三)手的消毒
  1、下列情况需及时进行手的消毒:
  (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
  (2)脱去个人防护物品及手套后。
  (3)离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病房前。
  (4)无条件进行手清洗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后,仍需尽快进行手的清洗。
  2、常用的手消毒剂和使用方法:
  (1)75%的乙醇或70%的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剂3-5ml,按洗手方法搓揉1-2分钟。
  (2)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手消毒剂,并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五、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一)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下述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1、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压力蒸汽灭菌后送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
  2、无压力蒸汽灭菌条件的医院,上述物品在病区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再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3、口罩应当与防护服分开清洗与消毒。
  (二)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分钟,清洗干燥后备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