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布置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通知

  1、逻辑性公式
  1栏=(2+8+31)栏;
  2栏=(3+4+5+6+7)栏;
  8栏=(9+10+11+12+……+30)栏;
  31栏=(32+33+……+39)栏;
  1栏=03表(2+4)栏;
  2、核实性公式
  本表没有基本建设支出数。
  3、本表与税补02表的关系
  1栏“总计”=序号47“三、本年支出”-序号164“基建项目支出”
  2栏“人员支出-小计”=序号48“(一)人员支出”
  3栏“基本工资”=序号49“1、基本工资”
  4栏“津贴”=序号50“2、津贴”
  5栏“奖金”=序号56“3、奖金”
  6栏“社会保障费”=序号62“社会保障费”
  8栏“公用支出-小计”=序号69“(二)公用支出”+序号140“(四)项目支出”-序号164“43、基建项目支出”
  9栏“办公费”=序号70“6、办公费”+序号145“37、办案费”
  10栏“印刷费”=序号77“7、印刷费”+141“36、两费”
  11栏“水电费”=序号78“8、水电费”
  12栏“邮电费”=序号81“9、邮电费”+序号151“38、金税网络运行费”
  13栏“取暖费”=序号84“10、取暖费”
  14栏“交通费”=序号87“11、交通费”
  15栏“差旅费”=序号94“12、差旅费”
  16栏“会议费”=序号95“13、会议费”
  17栏“培训费”=序号96“14、培训费”
  18栏“招待费”=序号99“15、招待费”
  19栏“福利费”=序号100“16、福利费”
  20栏“劳务费”=序号101“17、劳务费”+序号152“39、双代手续费”
  21栏“就业补助费”=序号102“18、就业补助费”
  22栏“租赁费”=序号103“19、租赁费”
  23栏“物业管理费”=序号106“20、物业管理费”
  24栏“维修费”=序号109“21、维修费”
  25栏“专用材料费”=序号113“22、专用材料费”
  26栏“办公设备购置费”=序号114“23、办公设备购置费”
  27栏“专用设备购置费”=序号117“24、专用设备购置费”
  28栏“交通工具购置费”=序号118“25、交通工具购置费”
  29栏“图书资料购置费”=序号119“26、图书资料购置费”
  30栏“其他”=序号120“27、其他”+序号153“金税二期”+序号158“税收调查”+序号159“金税三期”
  31栏“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序号125“(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2栏“离休费”序号=126“28、离休费”
  33栏“退休费”=序号127“29、退休费”
  34栏“退职(役)费”=序号128“30、退职(役)费”
  35栏“抚恤和生活补助”=序号129“31、抚恤和生活补助”
  36栏“医疗费”=序号130“32、医疗费”
  37栏“住房补贴”=序号134“33、住房补贴”
  38栏“助学金”=序号138“34、助学金”
  39栏“其他”=序号139“35、其他”
  财决05表:行政事业性项目和其他项目收支决算表
  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2003年行政事业性项目收支情况。国税局系统行政事业性项目指“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双代”和“税收调查”5个项目,本表不反映基本建设项目和其他项目情况。具体填列方法如下:
  (一)备注栏:
  填列某项目中央财政拨款数和用其他收入弥补数时,选择“A1两费”、“A2办案”、“A3金税运行”、“A4双代”或“A5税收调查”。
  填列某项目用中央财政项目以外经费弥补数时,按照实际使用的中财拨款每一类款项填列一行,选择“B1两费”、“B2办案”、“B3金税运行”或“B5税收调查”(由于此表要如实反映双代经费缺口,因此没有设定B4)。
  举例:办案经费2002年年末结余5元,2003年办案项目经费拨款100元,当年办案支出150元(用政府机关经费的基本支出经费弥补10元,用其他项目机动经费弥补5元,用税务事业费弥补15元,用其他收入弥补15元)。
  第一行:备注栏“A2办案”,类款项210200政府机关经费,上年结转5元,财政拨款100元,其他资金填列15元,实际支出120元。
  第二行:备注栏“B2办案”,类款项210200政府机关经费,财政拨款10元,实际支出10元。
  第三行:备注栏“B2办案”,类款项611709其他杂项支出,财政拨款5元,实际支出5元。
  第三行:备注栏“B2办案”,类款项160100税务事业费,财政拨款15元,实际支出15元。
  (二)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同财决01表。
  “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和“税收调查”4个项目的科目编码均为21类2102款210200项政府机关经费,“双代”项目的科目编码为61类6117款611709项其他杂项支出。
  (三)资金来源:填列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的资金来源情况。
  上年结转:按项目分别填列2002年结转到本年的该项目经费结余数,应分别与2002年年末结余数一致(“双代”上年年末数如为负数,在填列“上年结转”时允许与之一致填列负数)。
  财政拨款:按项目分别填列本年中央财政该项目拨款数。
  当“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和“税收调查”4个项目的本年支出大于该项目上年结余+本年中央财政该项目拨款时,允许使用除项目经费和基本支出中指定用途以外的中央财政拨款(包括“政府机关经费”、“税务事业费”、“其他杂项支出-其他项目机动”等)弥补。填列时按照中央财政拨款的各类款项分行分项填列(注意选择备注栏)。
  当“双代”项目的本年支出大于该项目上年结余+本年中央财政该项目拨款时,只能填列本年中央财政该项目拨款数。
  预算外资金:没有不填。
  其他资金:按项目分别填列本年实际使用其他收入的数额。其中“双代”不填。
  (四)实际支出数:按照本年支出明细账中的“两费”、“办案费”、“金税网络运行费”、“双代手续费”和“税收调查”目级科目实际支出数额(全口径)填列。
  (五)年末结余:“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和“税收调查”4个项目的年末结余不允许填列负数。“双代”项目按照财政部的规定,第二年要进行清算,因此,当支出大于中央财政该项目上年结转+本年拨款时,年末结余可以填列负数。
  注意:只有本表“双代”年末结余允许填列负数,其余财决01、06、10表的年末结余不允许填列(计算)负数。
  (六)本表4栏没有不填,7栏不填。
  (七)审核公式
  1、逻辑性公式
  1栏=(2+3+4+5)栏;
  8栏=(1-6-7)栏;
  3-7栏≥0。
  2、本表与税补02表的关系
  “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和“税收调查”4个项目的2栏“上年结转”
  分别=序号3“其中:两费”、序号4“办案”、序号5“金税运行”、序号8“税收调查”
  5栏“其他资金”分别=序号141“36、两费”其他收入栏、序号145“37、办案费”其他收入栏、序号151“38、金税网络运行费”其他收入栏、序号158“41、税收调查资料”其他收入栏“
  6栏“实际支出数”分别=序号141“36、两费”+序号“37、办案费”+序号151“金税网络运行费”+序号152“双代手续费”+158 “41、税收调查”
  “两费”、“办案”、“金税运行”和“税收调查”4个项目的8栏“年末结余”
  分别=序号174“其中:两费”、序号175“办案”、序号176“金税运行”、序号179“税收调查”
  财决06表:财政拨款收支决算表
  反映行政事业单位2003年中央财政拨款分科目实际收支情况,应小于或等于全口径收支数。具体填列方法如下:
  (一)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同财决01表)。
  (二)上年结余:反映上年中央财政拨款结转本年使用的情况,其中:专项结余单独列示。本栏各数应与上年决算本表“年末结余”各数的类款项、科目名称及金额相同。上年专项结余的填报方法见《关于填报专项结余问题的说明》。
  (三)财政拨款收入:反映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中央财政拨款数。各类款项数与财决02表财政拨款各类款项一致。
  (四)用财政拨款收入安排的支出:填列本年度各支出项下用中央财政拨款收入安排支出的情况。此数与税补02表中的中财拨款支出数相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