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2号--苯酚反倾销案终裁

  4、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大陆苯酚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却呈下降趋势,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59.21%、64.61%、48.95%、45.81%。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64.61%下降至2001年的48.95%,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2002年1-3月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23.06个百分点。
  5、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受到抑制。调查期内,被诉国家(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2000年与1999年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平均上升38.44%,被诉国家(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平均上升42.38%;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15.87%,而被诉国家(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达22.46%;2002年1-3月份与2001年同期相比,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32.50%,而被诉国家(地区)被调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32.95%。由于被诉国家(地区)销售价格下降,致使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价格受到抑制,销售价格被迫降低,给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6、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收入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大陆苯酚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销售收入却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销售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82.52%;2001年销售收入比2000年下降24.27%;2002年1-3月比2001年同期下降33.83%。  
  7、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的利润下降,税前利润呈负增长,企业亏损数额较大。2000年税前利润比1999年增加了86.06%,2001年比2000年却减少了478.68%,2002年1-3月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5.03%。巨额亏损使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生产经营处于异常困难的局面。在中国大陆苯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供不应求的形势下,中国大陆产业苯酚产品却处于亏本销售状态。
  8、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投资收益率呈负增长,企业投融资能力下降。在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9.09%、-1.26%、-7.32%、-3.04%。由于税前利润的下降,致使中国大陆苯酚生产企业投资收益率出现负增长,投融资能力下降,所投资金也难以收回。
  9、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呈下降趋势。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现金净流入转为现金净流出,苯酚产品的现金净流量水平呈现恶化趋势。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比1999年增加了772.59%,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146.43%,2002年1季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1.44%。现金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被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使得中国大陆生产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占,中国大陆生产企业为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和维持现有的生产规模,不得不削价销售,价格的下降和销量的被压制,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资金回笼缓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少,使中国大陆苯酚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
  10、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开工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设备出现闲置。在中国大陆苯酚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开工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分别为:98.5%、99.86%、83.63%、84.12%,尤其是2001的开工率比2000年下降16.23个百分点,2002年1-3月份的开工率比2001年同期下降11.47个百分点,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设备出现闲置,在市场消费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能力受到抑制,效益受到负面影响。
  11、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同类产品库存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大陆苯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中国大陆苯酚产业苯酚产品库存2000年比1999年减少31.08%,2001年比2000年减少53.16%,2002年1-3月同比减少60.35%。中国大陆苯酚产品库存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生产企业的产量在2001年及2002年1-3月大幅削减,同期销量虽亦减少,但下降幅度低于产量的下降幅度;同时由于中国大陆生产企业对未来苯酚市场预期的悲观,为避免由于销售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在开工率不足,产量下降的情况下,极力销售库存产品,使中国大陆生产企业库存量逐年减少。
  12、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调查期内,由于中国大陆苯酚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2000年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劳动生产率较1999年增长21.88%,2001年较2000年增长10.60%,2002年1-3月较2001年同期增长25.40%,但是仍不能扭转由于被诉国家(地区)大量低价进口被调查产品导致的严重亏损局面。
  13、中国大陆苯酚产业就业人数下降。在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消费量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开工率下降,从事苯酚生产的职工就业人数出现下降,2000年就业人数比1999年减少了2.63%,2001年比2000年减少了19.34%,2002年1-3月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2.16%。
  14、中国大陆苯酚产业职工年均工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生产能力增长的情况下,调查期内,中国大陆苯酚产业从事苯酚生产的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一直很低,特别是调查期末的2002年1-3月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96%。
  15、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下降。由于中国大陆苯酚产业长期巨额亏损,企业信用等级降低,筹资困难,致使中国大陆苯酚产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下降,扩大生产能力的计划无法实施。
  (五)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据统计,2001年全球苯酚生产能力为782.2万吨,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苯酚产品的生产能力占全球苯酚生产能力的55.35%。在出口能力方面,2001年,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合计出口能力为49.4万吨,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苯酚总量为20.53万吨,占其总出口能力的41.4%;2002年上述国家(地区)继续加大了对中国大陆的出口,1-3月份向中国的出口量高达6.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7.42%。
  上述证据表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具有较大的苯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中国已成为其出口被调查产品的主要市场,被诉国家(地区)具有向中国大陆市场进一步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的可能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