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表供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卫生人员汇总上报使用;
2、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
3、医学观察点:根据动物疫情波及范围和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确定,单位可以是自然村、行政村、饲养场等。
表3 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
填表单位: 省 市 县(区、市)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行│疫情│动物│医学│ 密切观察者 │出现异常临床│最后一名 ┃
┃政│事件│疫情│观察│ │ 表现人数│接触者解除 ┃
┃区│名称│发现│开始├─┬───────┬──────┤ │医学观察日期┃
┃ │ │日期│日期│总│ 当日观察人数│解除观察人数│ │ ┃
┃ │ │ │ │人├──┬────┼──┬───┼──┬───┤ ┃
┃ │ │ │ │数│人数│其中新增│新增│累计 │新增│累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注:1、本表供县级及以上各级疾控机构统计汇总使用;
2、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
附件2: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指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有关职业暴露人员。
一、防护用品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1.防护服:一次性使用的防护服应符合《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
2.防护口罩:应符合《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
3.防护眼镜: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弹力带佩戴。
4.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
5.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
6.长筒胶鞋
7.医用工作服
8.医用工作帽
二、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睛,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三、分级防护原则
各级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医院或疫点、疫区进行禽流感防治工作时,应遵循以下防护原则:
1.一级防护
1)适用范围
①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②对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疫点除外)的家禽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及对禽舍和其它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
2)防护要求
①戴16层棉纱口罩(使用四小时后,消毒更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乳胶手套。
②对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宰杀和无害化处理,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睛、穿长筒胶鞋、带橡胶手套。
③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2.二级防护
1)适用范围
①进入医院污染区的人员;采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咽拭子的人员;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②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③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以及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2)防护要求
①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穿鞋套。进行家禽的宰杀和处理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鞋。
②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方法同一级防护。
3.三级防护
1)适用范围
确定禽流感可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卫生人员。
2)防护要求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四、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
1.对洗手的要求
(1)接触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2.对手消毒的要求
(1)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
(2)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之后;
(3)离开隔离病房、ICU等污染区域脱掉防护用品后;
(4)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
3.标准洗手方法
标准洗手方法见下图(略)
附件3 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
为及时发现人间可能感染的禽流感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制订此监测方案。此项监测工作只在有禽流感疫情发生的省份开展。
一、监测目的
1、早期发现可能的人禽流感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感疫情传播蔓延。
2、了解当地监测时间段内流感流行毒株的变化情况。
二、监测范围及时限
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区),发现禽流感疫情后连续监测1个月。
三、监测病例定义
1、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并且发病前1周内有禽类接触史的病例。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四、监测点设立
在疫情发生所在县选择县人民医院、县儿童医院(无儿童医院,可选择有儿科诊疗科室的其它综合医院)以及疫情涉及乡(镇)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监测单位。
五、监测工作内容
发现和报告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例,并对监测病例采样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1、参加监测科室
所有涉及监测病例诊疗的科室均要参加监测工作。
2、监测病例报告
监测点发现监测病例,做好相关登记(见附表1),并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医疗机构每周一上午10:00前将上周的监测病例汇总表上报县(区)疾病控制中心(见附表3)。
3、采样
(1)采样责任人: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承担本院监测病例的采样工作,县(区)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负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监测病例的采样。所有标本采集一式二份,并填写“人禽流感监测病例采样登记表”(见附表2)。
(2)样本运送的时间要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将样本运送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运送的时间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样本于采样后24小时内送到;无条件的地区,样本集中保存在县疾病控制中心的-20℃以下的冰箱里,于采样后48小时内送到。
(3)样本采集的种类、时间、运送、保存和检测,按照《人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附件7)操作。
各省级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阳性,或发现无法鉴定的流感毒株,应立即将原始标本及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复核、确认。
4、疫情报告:一旦发现人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进行疫情报告。
各地在完成监测工作后,要及时写出监测报告,对原始资料保存归档,省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对监测工作开展评价工作。
附件:1、人禽流感监测病例登记一览表
2、人禽流感监测病例采样登记表
3、人禽流感监测病例统计报表
表1 县(市、区) 医院(卫生室)
人禽流感监测病例登记一览表
┏━━┯━━┯━━┯━━┯━━━┯━━┯━━━━━━━━━━┯━┯━┓
┃就诊│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 流感样病例 │肺│备┃
┃日期│ │ │(岁)│ │日期│ │炎│注┃
┃ │ │ │ │ │ ├────┬──┬──┤ │ ┃
┃ │ │ │ │ │ │体温(℃)│咳嗽│咽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2: 医院人禽流感监测病例采样记录表
┏━┯━━┯━━┯━┯━┯━┯━━━┯━━┯━━━━━━━┯━━┯━━━━━━━━┓
┃编│家长│患者│性│年│职│现住址│发病│ 主要临床症状│采样│ 采样方式┃
┃ │姓名│姓名│ │ │ │及联系│日期│ │日期│ ┃
┃ │ │ │ │ │ │电话 │ │ │ │ ┃
┃号│ │ │别│龄│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 咳 │ 咽 │ │鼻咽│含漱液│血┃
┃ │ │ │ │ │ │ │ │温│ 嗽 │ 痛 │ │拭子│ │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