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印发《2004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五、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继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深入持久地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要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加强诚信教育,推进诚信机制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抵制愚昧落后的生活习惯,倡导革除陋习,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注重平常积累,又要善于抓住重大挑战和考验所提供的契机,在危难中磨砺和提升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内涵。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群众性、实践性,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六、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在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整个进程中,始终都要满腔热情、尽心尽力地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当前,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到不断抓、坚持抓、长期抓。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涉及多方面的工作,要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当前,一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二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三要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四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五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