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8号--商务部对乙醇胺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2.其他伊朗公司:(All Others) 27%
  马来西亚公司
  1. 奥伯帝莫马来西亚化学公司(OPTIMAL Chemicals (Malaysia) Sdn Bhd):9%
  2.其他马来西亚公司(All Others)) 40%
  台湾地区公司
  1.台湾东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Oriental Union Chemical Corporation) 23%
  2.其他台湾地区公司(All Others) 43%
  墨西哥公司 21%
  五、累计评估
  调查机关在考察了现有证据材料后认为,调查期内,原产于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墨西哥的进口乙醇胺倾销幅度很大,进口数量不属于可忽略不计,且被调查产品之间以及被调查产品与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条件相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墨西哥的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由于在本案倾销调查期内,来自于德国的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占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比例低于3%,且其他进口量低于3%的国家(地区)的总进口量未超过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7%。因此,调查机关在进行累计评估时未考虑德国。
  六、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乙醇胺表观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乙醇胺表观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2.85%、16.95%和4.13%。表明中国大陆市场对乙醇胺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有利于中国大陆乙醇胺产业的发展。但调查机关经调查后认定,由于被调查国家(地区)向中国大陆大量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导致中国大陆产业受到了实质性损害。主要事实和证据如下:
  (一)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及所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分别为32119.97吨、35898.16吨、52299.73吨和16904.11吨,2001年和2002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1.76%和45.69%,2003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63.56%。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分别为55.93%、60.78%和75.71%,2002年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比2000年和2001年提高19.78和14.93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7.69%,比上年同期提高31.86个百分点。
  (二)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抑制和压低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被调查产品进口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为738.78美元/吨、701.49美元/吨、644.76美元/吨和653.52美元/吨。2001年和2002年,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5.05%和8.09%,2003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下降7.38%。在中国大陆乙醇胺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被调查产品价格连续走低抑制和压低了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迫使中国大陆产业不断调低产品销售价格,以维持其有限的开工率和市场份额。
  (三)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对中国大陆产业造成的影响
  1、中国大陆产业增长受到抑制
  2001年中国大陆产业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68.75%,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生产能力没有增长。在中国大陆乙醇胺市场需求旺盛,表观消费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产业仅2001年增加了产能。此外,2002年至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非但未能获得发展,反而有一些乙醇胺生产企业(如江苏宜兴银燕化工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被迫停止了生产。
  2、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增幅明显下降
  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50.76%和0.77%。2001年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案申请人之一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产,2000年对比基数较低,导致2001年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加。2002年在乙醇胺表观消费量增长16.95%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产业产量几乎没有增长。2003年一季度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降幅达54.38%。
  3、与进口被调查产品相比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萎缩
  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83.7%和下降19.74%,2003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35.6%。2001年销售量同比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本案申请人之一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产,2000年对比基数较低所致。2002年在中国大陆乙醇胺表观消费量增长16.95%的情况下,相对于被调查产品45.69%的进口增幅,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却同比下降19.74%。2003年一季度虽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仍低于同期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增幅27.96个百分点。
  4、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0.34%和7.02%。2003年一季度价格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第四季度下降6.19%和3.5%。
  5、中国大陆产业市场份额维持在较低水平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84%、18.05%、12.39%和14.53%,2001年和2002年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提高13.21个百分点和下降5.66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提高3.37个百分点。2001年市场份额同比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本案申请人之一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产,2000年对比基数较低所致,此后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12%-14%的较低水平。中国大陆产业并未从乙醇胺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中获得应有的份额。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