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大陆产业销售收入增长和现金净流量严重不足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244.04%、下降25.37%和增长27.2%;同期现金净流量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225.85%、下降227.25%和增长363.91%。2001年销售收入和现金净流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本案申请人之一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投产,2000年对比基数较低,导致销售收入和经营性现金净流量陡然增加。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销售量下降近两成,导致销售收入下降25.37%,现金净流量大幅降低,中国大陆产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为维持有限的开工率和市场份额,中国大陆产业被迫压产压价促销,2003年一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有所提高,现金净流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由于销售价格持续走低,现金净流量严重不足,中国大陆产业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仍十分困难。
7、中国大陆产业亏损严重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且亏损程度不断加深。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258.03%和增长5.49%,2002年虽略有减亏,但仍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巨额亏损。2003年一季度的亏损局面依然没有扭转,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第四季度下降12.46%和217.01%。
8、中国大陆产业投资负收益
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64%、-4.53%、-3.75%和-1.88%。国家和企业的大量投资无法收回,中国大陆产业处于无效益生产状态。
9、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低位徘徊并呈下降趋势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一直处于严重不足状态。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开工率分别为36.17%、53.74%和54.15%。2003年一季度开工率仅为36.69%,比上年同期降低43.74个百分点,呈明显下降趋势。
10、中国大陆产业库存水平较高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同类产品库存出现大幅波动。2001年中国大陆产业生产装置处于刚达产状态,市场销售看好,年末库存比上年同期下降11.81%。2002年由于被调查产品进口增幅达45.69%,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量下降近两成,导致库存飚升,比2001年同期增加44.71%。2003年一季度随着产业实行压产压价促销,季度末库存比上年同期降低28.31%,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11、中国大陆产业投融资能力下降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由于持续亏损、经营状况恶化,导致中国大陆产业资信实力下降。2001年本案申请人之一抚顺北方化工有限公司的银行信用等级由AA级降为A级,申请银行贷款无望,拟新建的乙醇胺产品深加工项目被迫推迟。
12、中国大陆产业就业人数减少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由于开工率严重不足,中国大陆产业被迫不断裁减就业人员。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22.17%、下降17.79%和下降3.36%。
13、中国大陆产业人均工资增长趋缓
产业损害调查期内,由于亏损严重、财务状况恶化,中国大陆产业无力持续提高就业人员工资水平。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人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89.33%和20.90%,但增幅直线下降。2003年一季度人均工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2.26%。
14、中国大陆产业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提高105.28%、提高22.58%和下降52.79%。2001年由于对比基数较低,劳动生产率同比增幅较高。2002年中国大陆产业状况恶化,被迫大量裁减就业人员,在产量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2003年一季度随着产量大幅度下降,劳动生产率同比降幅较大。
(四)被调查国家(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很大,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和比重逐年递增
本案被调查国家(地区)是世界上乙醇胺产品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拥有很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调查机关对参与应诉的台湾东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美国英力士有限公司、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奥伯帝莫马来西亚化学公司的调查表明:
1、被调查国家(地区)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呈逐年大幅增长态势
上述4家外国(地区)生产者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同类产品合计生产能力分别为224512吨、308247吨、364048吨和94692吨,同期合计出口量分别为60728吨、67487吨、122300吨和32594吨。2001年和2002年其生产能力分别比上年增长37.3%和18.1%,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和81.22%。
2、被调查国家(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很大,且占其出口量的比重逐年递增
上述4家外国(地区)生产者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一季度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合计数量分别为12741吨、17810吨、40461吨和10601吨,占其同期出口量的比重分别为20.98%、26.39%、33.08%和32.52%,2001年和2002年向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5.41和6.69个百分点。”
七、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一)被调查国家(地区)向中国大陆大量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是导致中国大陆产业实质性损害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1、现有证据表明,调查期内,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墨西哥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绝对数量及所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同时,部分被调查国家(地区)存在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被调查产品的能力,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和比重逐年递增。
2、现有证据表明,调查期内,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墨西哥向中国大陆出口被调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抑制和压低了中国大陆产业产品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