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计量监督工作的情况通报》的通知

  通过开展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计量监督工作,各地强化了对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督检查,基本实现了使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平均抽样合格率达到80%的基本目标,生产企业利用计量器具作弊、销售商品量缺斤短两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四)加强监督,帮促结合,努力建立长效计量监管机制。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以监督为中心,帮促相结合”,以这次监督检查为契机,向企业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计量法制意识;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引导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0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建立并完善适应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的计量检测体系;在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推行计量保证能力制度(即“C”标志制度);建立省级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监督抽查机制。这些措施,一方面巩固了计量监督检查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为建立长效计量监督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此次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中小型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基础工作较薄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占88.8%,私营企业占70.7%。此次计量监督检查发现,大型企业重视定量包装食品计量工作,计量保证措施和计量器具配备较完善,而中小型企业这方面的工作则差距较大,包装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缺少必要的计量检测手段,有的小企业甚至用碗等替代计量器具作为定量包装的“标准”,难以保证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其抽样合格率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二)地区间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差异较大。经济较发达的内陆及沿海地区抽样合格率普遍较高,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抽样合格率普遍偏低。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反映了地区间经济结构、企业的计量意识、市场的计量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三)企业落实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包装现场抽检制度不到位,一旦发生计量超差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整批商品计量不合格。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尽快完善相关计量法规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应尽快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等计量监督作为新时期法制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计量法》的修改工作中,使我国计量工作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新修订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OIML国际建议第87号)并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修订我国《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