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目标: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内容标准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自尊自强
  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内容标准
  2.1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3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5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活动建议
  分组讨论当自己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宽慰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组织开展“青春日记”活动,记录心路的旅程和对成长的思考。
  活动建议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以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