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质检总局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安排意见

  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认真履行行政许可法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严密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规章制度。考虑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将在系统选择部分单位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再行推广。各单位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研究探索建立或者进一步完善以下的有关工作制度。
  (一)建立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清理情况,了解掌握行政许可程序的现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行政许可程序规定,规范质检系统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按照公开、效能与便民的原则,对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程序和时限做出明确规定。凡制定法律、法规和重要规章必须听证。在立法工作中,贯彻、落实行政许可设定权制度、行政许可项目法定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以规章形式发布。
  (二)建立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制度。包括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
  (三)建立实施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总局监察部门和法规司会同有关业务司(局)建立实施行政许可的责任追究制度。包括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实施行政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
  (四)建立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程序。包括书面检查制度、实地检查制度、举报制度等。
  (五)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自规章施行之日起每隔5年,起草部门、主要实施部门应当就该规章继续施行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向法制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法制部门对继续施行的必要性进行审议,决定规章继续有效、修改或者废止。起草部门不提交继续施行报告的,规章施行满5年停止执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部门应当每隔两年对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对需要继续保留的,应当从新予以公布;对需要修改的,修改后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管理的依据。
  (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主体资格制度。要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定期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由总局统一制发执法证件。
  四、做好四项监督检查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