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
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教语用[2004]2号)


  2003年11月28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出席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印发你们,请及时转发并认真学习、贯彻。

                             2004年1月9日

齐心协力做好汉语拼音推行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

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3年11月28日)

各位先生、各位同志:
  今天,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和汉语拼音管理、推行和使用有关的各个领域和部门的领导同志、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对于汉语拼音而言,这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45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历史悠久,有独特的造字理据和结构方式,也具有不能直接准确表音的特点。因此,对汉语语音的记录、描述和掌握不得不借助其他方式;近、现代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入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汉字在现代科技及国际交往等领域中应用不便的局限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为汉语创制表音符号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19世纪末起,中国人开始了为汉语创制拼音方案的探索,在60多年里取得了很大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做出决策,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研制和审订工作,全国政协组织讨论,各有关组织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踊跃献计献策。在充分吸收前人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充分考虑各方面意见、广泛而慎重讨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汉语拼音方案》,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推行。
  回顾《汉语拼音方案》诞生的历史及其走过的道路,可以肯定:(一)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顺应了历史潮流,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二)制定工作十分审慎,充分考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相关情况,经过反复研究,《方案》具有科学的理据和很强的实用性;(三)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襟和眼光。因而,国内外公认这是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方案。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