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45年来,拼音方案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难以估计的巨大作用。国家十分重视汉语拼音的推行工作,制定并颁布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推行和使用汉语拼音做出规定,汉语拼音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为汉语汉字提供了科学、方便的拼写和注音工具,有效地帮助汉语汉字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作用,也在教育、文化、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起到了汉字难以起到或不能起到的作用。拼音方案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生产和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今天举行这样一个纪念会,共同回顾《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和推行的历史,总结45年来推行汉语拼音所取得的成就,是为了站在新世纪的新高度对汉语拼音的性质、作用和功绩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信心,规划好未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工作。在此,我想讲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要充分认识汉语拼音在过去45年里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汉语拼音提供了更为广阔和更深层次的应用空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大汉语拼音推行力度,扩大其应用范围,不断完善相关应用规则,使汉语拼音的普及程度和应用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目前,我们的工作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对汉语拼音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各级领导乃至于全社会的认识应当提高,应当统一,媒体和出版物要积极宣传。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行各业应该把推行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作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国际标准的基本任务,作为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否适应新世纪发展需求的一个指标。
  第二,要看到汉语拼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45年来,我国已经有几亿人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实生活对汉语拼音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这是我们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的良好基础和动力。因此,我们对做好这项工作充满信心。事实很明显,推行汉语拼音,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学习和与世界的交流,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应该不闻其辍,唯见其进。
  第三,扩大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提高应用的规范化水平,必须抓住一些关键环节。一是有法必依,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依法监督管理汉语拼音的推行和使用。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各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并应该做出表率。二是加强科研,解决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完善相关规范标准,为社会应用提供方便。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关注汉语拼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加大投入,为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三是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保证受教育者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环节。四是各新闻媒体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要做好自身应用的规范化工作,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五是加强对商标、广告、商品包装、牌匾、公共设施应用汉语拼音的监督管理,维护和创建有利于汉语拼音应用的良好环境。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