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交通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到2005年,初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机制、政策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良好氛围,使交通行业人才成长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交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本适应交通事业发展对各类交通人才的需求。
(二)主要任务
1、建立交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机制
建立以交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主体、政府交通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人才资源开发的行业政策。政府交通部门充分发挥宏观指导、组织协调、沟通服务、督促检查的作用。到2005年,建立交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制度,交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营造有利于交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到2005年,在交通行业普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良好氛围,结合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用好各类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短缺人才,使交通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建立交通人才资源信息服务体系
到2005年,要基本建立交通人才资源信息采集体系,掌握全国交通人才资源状况,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交通专家信息库,为交通重点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人才信息,同时为交通人才提供知识更新和交流等相关信息。
4、努力提高交通人才的整体素质
到2005年,交通人才的学历得到普遍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45岁以下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达到大专文化层次或经培训后取得岗位任职资格要求,45岁到50岁的执法人员达到中专(高中)文化层次要求。高、中、初级交通人才的结构比例接近1:3:6;大力选拔培养优秀青年高级人才,高级人才中55岁以下的不低于70%;普遍提高交通人才的外语水平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促进知识更新,使交通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根本改善。
5、大力培养急需人才
根据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做好交通人才需求预测,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交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保证交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并做到有适度的超前性。到2005年,交通行业重点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高新技术人才的比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