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规模型、特色型、科技型农业。在产业化模式上支持“公司加基地连农产”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生产、加工、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模式,支持科研、示范、推广三结合的产业化基地模式,从而培育优良客户群体,构建农行农业信贷的经营区位。
(二)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必须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在农村经济中起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支持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海产品业等: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增强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支持有市场潜力的乡镇企业;支持农村城镇开发和交通、水、电、电信、有线电视、绿色家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增强牵引带动力。重点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主要形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优良企业要大力扶持。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有农业产业化企业近3万家,其中资产过亿元的约1100家,各行要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坚持“大中选强、小中选优”,重点支持500家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的企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属于科技型、特色型的企业要跟踪服务,做好介入的准备工作。
(四)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各行要从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出发,选择有潜力的生产基地,支持其向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服务系列化方向发展,通过“公司加基地连农户”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畜牧品、水产品等专业基地的生产加工,形成规模,提升竞争力。
(五)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组织体系上支持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大辐射力的批发市场和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在市场经营体系上支持跨行业、跨区域的重点流通企业,尤其是有进出口能力的企业集团。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多式联营、连锁经营、经纪服务、代理服务、行业协会组织也要适当予以扶持。
(六)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发展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如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