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
a)如果是鲜葡萄,应在采摘之后的最短时间内压榨,如果是破碎的葡萄,应在破碎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压榨。
b)压榨应缓慢持续地进行,不应压破或压碎葡萄固体部分。
5 葡萄汁
5.1 自流汁
定义:破碎后自然流出的汁液。
目的:获得含有少量果梗、果皮及果籽的葡萄汁。
5.2 葡萄汁二氧化硫处理
定义:在已破碎的葡萄或葡萄汁中加入气态二氧化硫、亚硫酸溶液或偏重亚硫酸钾。
目的:
a)防止有害微生物繁殖。
b)抗氧化。
c)有利酵母的选择。
d)有助于产品的澄清。
e)加强溶解与浸渍作用。
f)调节与控制发酵。
g)制取半发酵的葡萄汁。
规定:
a)应在破碎过程中或破碎结束时加入。
b)将二氧化硫均匀的分布在破碎的葡萄及葡萄汁中。
c)所使用的二氧化硫应参照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制订的《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5.3 葡萄汁澄清
定义:发酵前将悬浮的固体物质从葡萄汁中分离出去。
目的:
a)去除尘土微粒。
b)去除有机微粒以减少酚类氧化酶的活性。
c)减少有害微生物。
d)减少果胶含量,降低浑浊度。
规定:
a)澄清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静止澄清法:低温静置澄清法
果胶酶法
皂土(膨润土)法
·机械澄清法:离心澄清法
b)在气温高的地区,葡萄汁应事先进行降温和/或亚硫酸化。
5.3.1 低温法
定义:将葡萄汁温度降低到10℃以下,通常在5℃左右保持一定时间进行澄清。
目的:有利于葡萄汁中悬浮物质的沉降。
规定:通常与二氧化硫、皂土(膨润土)处理结合进行。
5.3.2 果胶酶法
定义:将果胶酶加入破碎的葡萄或葡萄汁中。
目的:
a)有利于葡萄汁的澄清与过滤。
b)便于提取色素或芳香物质。
c)提高压榨效果。
规定:所使用的果胶酶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5.3.3 皂土(膨润土)法
定义:将皂土(膨润土)加入葡萄汁中。
目的:有利于葡萄汁的澄清。
规定:所使用的皂土(膨润土)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5.4 提高葡萄汁含糖量
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可达到目的。
5.4.1 提高收获葡萄果实含糖量
a)延迟采收。
b)果实采收后自然风干。
5.4.2 添加浓缩葡萄汁
目的:提高葡萄汁的含糖量。
规定:浓缩汁可采用下列方法制取:
a)采用许可的方法进行部分脱水。这一操作过程不应造成焦化现象。
b)冷冻并通过结冰脱水或其他方法除去冰渣。
c)反渗透。
5.4.3 添加白砂糖
定义:在葡萄汁发酵期间添加白砂糖。
目的:提高葡萄汁糖度。
规定:白砂糖加量不得超过产生2%(v/v)酒精的量。
6 葡萄汁或葡萄酒酸度调整
6.1 葡萄汁或葡萄酒降酸
采用以下方法达到降酸目的:
a)物理法降酸。
b)化学法降酸。
c)通过与低酸葡萄汁混合。
d)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
6.1.1 物理法降酸
定义:通过物理方法来降低滴定酸(升高pH值)。
目的:制取口味协调的葡萄酒。
规定:
a)经处理的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酒石酸氢钾和酒石酸钙要尽可能稳定。
b)物理法降酸可按下述方式实现:
·葡萄汁或葡萄酒在低温下贮存时自然进行降酸。
·将葡萄汁或葡萄酒在人工低温下进行处理达到降酸(见冷冻处理)。
6.1.2 化学法降酸
定义:通过加入中性的酒石酸钾、碳酸钾或碳酸钙,降低滴定酸(升高pH值)。
目的:制取口味协调的葡萄酒。
规定:
a)由降酸葡萄汁或葡萄酒所得到的葡萄酒中酒石酸含量应大于或等于1g/L。
b)形成复盐(苹果酸和酒石酸的中性钙盐)的方法可应用于含有很浓的苹果酸的葡萄酒中(仅用酒石酸钾沉淀法来降低酒石酸是不会得到足够降酸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