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2年第81号

  c)化学降酸处理时不得采用加调味品等方法。
  d)对于同一种葡萄汁或葡萄酒化学增酸与化学降酸不得同时进行。
  e)使用降酸物质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6.2 葡萄汁或葡萄酒增酸
  采用以下方法达到增酸目的:
  a)与高酸的葡萄汁或葡萄酒混合。
  b)通过化学法增酸。
  6.2.1 化学法增酸
  定义:通过加入有机酸来提高滴定酸(降低pH值)。
  目的:
  a)制取口味协调的葡萄酒。
  b)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
  规定:
  a)根据葡萄汁或葡萄酒中酸的组成;增酸只能加入酒石酸或柠檬酸。增酸后葡萄酒中柠檬酸含量不得超过1g/L(加香葡萄酒除外)。
  b)禁止加入无机酸。
  c)对于同一种葡萄汁或葡萄酒不得同时进行化学增酸与化学降酸。
  d)葡萄汁或葡萄酒在增酸过程中不得采用调味品等方法。
  e)使用酒石酸或柠檬酸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6.2.2 与高酸葡萄汁或葡萄酒混合
  规定:用于增酸的葡萄汁或葡萄酒必须是同类型的。
  7 酒精发酵
  定义:把葡萄(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乙醇、二氧化碳和副产物。
  7.1 自然发酵
  定义:利用附着在葡萄果皮、发酵容器及周围环境的酵母进行发酵。
  目的:触发酒精发酵。
  规定:制取酒母时,应选用清洁、无病的果实。
  7.2 添加酵母发酵
  定义:加入经过人工选育、培养的酵母或商品化的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
  目的:
  a)启动酒精发酵。
  b)诱发发酵停止的葡萄酒再发酵。
  规定:
  a)选育的酵母,在凝聚性、产酒精能力、产酒精效率、耐二氧化硫能力、产生风味等方面要符合葡萄酒的要求。
  b)干酵母应该具有活细胞含量高、贮藏性好的特点。
  c)使用的活性干酵母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7.3 酒精发酵的激活
  定义:在破碎的葡萄或葡萄汁中,添加相关物质或采用相关处理方法来促进酒精酵母的繁殖。
  目的:加速并完成酒精发酵。
  规定:
  a)只能使用化学催化剂,以酒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或磷酸盐等形式与氨离子结合的盐类。
  b)上列物质加量经试验确定。
  c)上列物质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7.3.1 加酵母促进剂
  定义:在葡萄汁中加入硫胺素、铵盐等。
  目的:
  a)加速酒精发酵。
  b)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防止形成能与二氧化硫结合的物质,从而达到维持二氧化硫含量的目的。
  规定:
  a)硫胺素的用量不应超过0.0006g/L。
  b)硫酸胺的用量不应超过0.3g/L。
  7.3.2 加酵母菌皮
  定义:在葡萄汁中添加酵母菌皮。
  目的:
  a)防止酒精发酵停止。
  b)有利于缓慢发酵。
  c)处理发酵的停止。
  规定:
  a)对于目的a)应该在发酵前或发酵开始添加酵母菌皮。对于目的b)是在接近发酵结束时添加。对于目的c)是在投放酵母前添加。
  b)所用剂量不应超过0.4g/L。
  c)所使用的酵母菌皮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7.3.3 通风
  定义:本工序是将空气引入正在发酵的破碎葡萄或葡萄汁中。
  目的:有利于酵母繁殖,从而促进发酵并有利于可发酵糖的全部转化。
  规定:此工序在发酵刚进入活跃阶段即可进行。
  7.4 酒精发酵方式
  7.4.1 传统浸提发酵法
  定义:本方法是在葡萄破碎或除梗破碎后,使葡萄的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保持或长或短一段时间的接触。浸提和发酵是同时完成的。
  目的:将果皮中的物质,尤其是多酚类、芳香类等物质溶解。
  规定:为了更快地达到浸提的目的,可以使用各种机械手段:上下循环,冲洗皮渣的帽盖;使用自动浸提罐,在皮渣上进行再循环的装置。
  7.4.2 二氧化碳浸渍法
  定义:本方法是将完整的葡萄置于密闭的酒罐中数日,罐内的空间充满二氧化碳。该气体从外面充入,或从葡萄的呼吸产生或从一部分破碎的果肉发酵产生。
  目的:生产更为柔和、更新鲜、酸度低的红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更好地保存芳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