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2年第81号

  定义:葡萄酒通过适当的过滤器、离心机,将悬浮物去除。
  目的:
  a)获得澄清的葡萄酒。
  b)去除微生物。
  规定:
  a)过滤时使用适当的助滤剂,如硅藻土、珍珠岩、纤维素为主要成分预制的过滤层。
  b)过滤装置应预先热水清洗或消毒。
  11.3 加澄清剂澄清法
  定义:加入能沉淀悬浮物的澄清剂,使悬浮微粒凝聚在一起,促进悬浮物的沉淀。
  目的:
  a)使酒得以澄清。
  b)去除一部分单宁多酚,使红葡萄酒变得柔和。
  规定:
  a)凝聚性澄清剂主要有:明胶、蛋清、鱼胶、藻朊酸盐、二氧化硅胶液、酪蛋白、皂土(膨润土)、蛋白。
  b)所使用的澄清剂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确定添加量的试验。
  12 葡萄酒冷冻
  定义:葡萄酒进行冷处理操作。
  目的:
  a)促进酒石酸盐类沉淀及胶体物质的凝聚。
  b)改善风味,提高稳定性。
  规定:利用冬季的低温或人工降温进行冷处理,处理时可添加或不添加酒石酸氢钾,趁冷用物理方法把沉淀的晶体和胶体物质分离出去。
  12.1 间歇法冷冻
  定义:将葡萄酒温度降低至其冰点之上0.5℃,冷冻一定时间,趁冷过滤。
  目的:促进酒石酸盐类沉淀及胶体物质凝聚。
  建议:
  a)这种处理主要用于新酿制的原酒。
  b)处理过程中可加入少量酒石酸氢钾晶种。
  12.2 连续法冷冻
  定义:将葡萄酒的温度降到0℃以下,通过连续冷冻处理的操作。
  目的:短时间内可获得冷稳定的葡萄酒。
  规定:
  a)使用专用设备。
  b)要加入酒石酸氢钾晶种,参考用量4g/L。
  13 葡萄酒非生物稳定方法
  13.1 抗坏血酸(Vc))处理
  定义:将抗坏血酸(Vc))加到葡萄酒中。
  目的:利用本品抗氧化的特性,使葡萄酒免受空气氧化。
  规定:
  a)此法必须在装瓶时加入,用量不应超过0.1g/L。
  b)与二氧化硫共同使用。
  c)所使用的抗坏血酸(Vc)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13.2 柠檬酸处理
  定义:将柠檬酸加入葡萄酒中。
  目的:与三价铁离子形成溶解态复合物,以减少三价铁破败的可能性。
  规定:
  a)葡萄酒中柠檬酸的最大含量为1g/L(加香葡萄酒除外)。
  b)所使用的柠檬酸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13.3 偏酒石酸处理
  定义:将偏酒石酸加入葡萄酒中。
  目的:防止酒石酸氢钾及酒石酸钙的沉淀。
  规定:
  a)必须在装瓶前加入。
  b)用量应低于0.1g/L。
  建议:
  a)用此法处理的葡萄酒应注意保存温度及时间。因偏酒石酸在低温下水解慢,遇高温水解加快。
  b)所使用的偏酒石酸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13.4 皂土(膨润土)处理
  定义:皂土(膨润土)加入葡萄酒中。
  目的:防止蛋白质和铜元素的破败。
  规定:所使用的皂土(膨润土)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13.5 离子交换处理
  定义:本工序是使葡萄酒通过聚合树脂柱,起到溶解聚合电解质作用,它的离子能和葡萄酒中的离子进行交换。根据其极性组合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
  目的:
  a)经过阳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防止酒石酸沉淀,使葡萄酒保持稳定。
  ·减少含固定酸低和阳离子高的葡萄酒的pH值。
  ·防止金属元素破败。
  b)经过阴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减少滴定酸度。
  ·使葡萄汁及葡萄酒去掉二氧化硫,减少二氧化硫含量。
  规定:只用于目的a)经过阳离子交换剂的处理可使酒石酸稳定。用于其他目的不予采用。
  13.6 亚铁氰化钾处理
  定义:在葡萄酒中加入亚铁氰化钾。
  目的:降低葡萄酒中铜、铁及其他重金属含量,防止破败病。
  规定:
  a)此处理方法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b)应先作试验,确定用量。
  c)处理后必须对葡萄酒进行检查,以便发现是否有过量的亚铁氰化物或其他的衍生物。
  d)所使用的亚铁氰化钾应参照《国际葡萄酿酒药典》的规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