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政府推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遵循市场规律,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自愿相结合,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策引导激励作用。2.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服从和服务全省总体发展大局,推动国有资本和优势资源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优势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企业主营业务集中,以企业结构调整推动全省产业优化升级。3.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有利于优势互补、深层融合,有利于资源整合、集约利用,有利于产业链接、循环发展,有利于优化布局、兼顾各方,有利于形成合理规模,争取国家政策支持。4.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坚持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实质性重组,规范母子公司体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防止简单“拼盘”和流于形式的无效重组。5.开放多元,促进发展。坚持以重组促发展,推动开放式、多元化重组,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大力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力争2-3年内,实现如下目标:1.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企业非主业资产合理流动,加快形成若干专业化水平高、具有规模优势的完整产业链条。2.打造优势企业群体。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规模或效益进入国内同行业前3名的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接近或达到1000亿元的企业3家,力争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前100名,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集团。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集聚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工作策略。
1.把握底线。总的要求是以发展为目的,着眼全省产业发展全局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有利于培育我省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引进资金和高端技术、有利于培育知名品牌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因企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进我省企业与各类战略投资者的联合重组,实现长期合作、实质融合、共赢发展。同时,保持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2.掌握主动。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出发,统筹谋划省内企业重组,避免盲目无序、各自为战;科学规划开放式重组,有针对性地寻求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长期合作伙伴,围绕以市场引技术、存量引增量、资源引资金等战略意图,牢牢把握企业重组的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