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梁、涵洞
1、施工图设计对于桥梁上部结构形式的选用基本合理,建议同一合同段内选用的预应力砼T梁和预应力砼组合小箱梁的桥梁结构进行适当归并,以提高施工便利性。
2、基本赞同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形式,但部分桥梁下部结构的设置有一定富余量,建议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桩基数量、桩基深度、桩柱尺寸和立柱形式,以提高下部结构的景观效果,降低工程造价。
3、建议进一步分析盖梁受力情况,合理调整立柱间距和盖梁正负弯矩区的钢筋配置,必要时,可采用预应力砼结构。
4、部分桥台处填土高度较大,建议进一步完善桥台前后路基填筑要求,优化桥台设置。
5、重视互通区内弯斜桥梁的设计,应采取构造措施确保弯斜桥的受力和变形符合要求。
6、桥梁伸缩缝应根据伸缩量大小和变形特性合理选择,优化伸缩缝现浇混凝土的纤维使用类型。
7、建议按照省厅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桥面防水层设置方案和施工工艺。
8、建议进一步完善跨越水库和道路等桥梁的排水设计,以满足环保要求。
(四)隧道
1、本项目设置了3座短隧道,由于临近断层、冲沟等地质不良地段,地质状况较差,建议进一步考虑对隧道衬砌结构、施工方案的影响,并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等工作,完善相应的处置措施。
2、建议根据省厅相关要求,研究分析二衬拱脚产生裂缝的原因,强化拱圈与拱脚的细部设计,制定施工工艺,提出质量控制要求。
3、毛山隧道附近的小型水库有可能对隧道造成渗漏水患,建议对废弃水库或加强隧道防渗水处理的方案作进一步研究。
4、在超前管棚预支护设计中,建议将管棚设置1-20外插角。
(五)路线交叉
1、本工程设置的枢纽和互通形式基本符合初步设计批复的要求。
2、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互通区部分匝道的平纵面设计,以减少工程量。
3、建议进一步优化互通匝道与地方道路平交口的渠化设计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以提高平交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4、马宅枢纽和新店枢纽均需要在运营的高速公路上拼宽路基、桥梁和搭设支架现浇跨线桥梁,建议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安排、支架预压、支架基础处理等施工要求,以及高速公路交通组织安排和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
(六)其他
1、按省厅有关要求,建议在设计说明中补充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的变更情况并列出工程造价增减表。
2、对于新店枢纽跨越金丽温高速公路,应进一步与该路业主协调,研究预留八车道净空的问题。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