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漯河市科学发展示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按照全省的重大部署,研究提出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
(二)专项规划研究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深入研究我市“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及布局、重大工程和对策措施。
2.工业发展专项规划。针对我市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推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每个重点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主要应突破的瓶颈及推进举措。分析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和世界科技创新周期背景下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国家、省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研究提出我市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型先导产业,实现我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弥补重要产业链缺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路、目标、重点、空间布局和对策措施。
3.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新兴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如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产业)的总体思路、方向、重点领域、对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对策思路。
4.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要求,分析“十一五”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5.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分析我市当前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形势、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制度、金融制度,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社会管理体制等。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