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履带式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苏州示范服务中心
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替代燃料汽车(如燃气汽车、醇醚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等。
(一)发展方向与重点。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模块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独立驱动技术、优化设计和集成技术、规模生产工艺研发,加强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模块生产技术研发,推进我市混合动力、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开发与商业化应用。推进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城市建设,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拉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二)关键技术。
1.混合动力客车设计制造及大规模产业化技术
2.新一代燃料电池客车设计制造技术
3.大行程纯电动客车新型整车设计制造技术
4.新能源的汽车的动力总成、整车控制、驱动技术
5.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其产业化技术
6.新能源汽车专用装置与配套设备技术
7.高功率、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技术
8.安全可靠低成本镍氢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技术
9.高性能、低成本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系统技术
10.新型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测试技术
11.高效、低成本制氢和高容量、低成本储氢关键技术
12.天然气/氢气发动机关键技术
13.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应用推广模式研究
(三)目标产品。
1.高效节能并联、混联混合动力客车
2.新一代燃料电池客车
3.新型大行程纯电动客车
4.电动观光车、高尔夫车、警车、垃圾清运车等非公路用电动车
5.高功率、长寿命锂电动力电池系统
6.锂电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电解质、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
7.大功率镍氢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8.镍氢电池关键材料(负极材料、正极材料)
9.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电解质、电解液、正极材料)
10.氢燃料电池及轻质高容量储氢材料
11.燃料电池车用高压供氢瓶及组合阀
12.宽转速范围高效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器
13.燃料电池车用高效金属氢化物水解制氢材料
14.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用高性能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四)重点载体。
1.国家火炬计划苏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2.江苏省锂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清华-海格新能源汽车研究所
4.江苏省新型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国家化学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6.江苏省绿色电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苏州市电动汽车与系统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十、高性能新型材料
高性能新型材料是具有原创性、战略地位的先进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异性能、特殊性能、新功能等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环境功能材料、绿色化工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等。
(一)发展方向与重点。
围绕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关键新材料、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为发展方向,组织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业技术攻关。重点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新型显示等电子信息材料,碳化硅、对位芳纶、光纤、碳纳米管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树脂、活性炭、膜材料、分子筛等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面向实际应用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医学、纳米仿生、纳米生物安全、纳米粉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