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南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判断。
当前,我省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重要转型期。虽然面临周边农业大省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保障,我省畜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1.产品竞争力分析。在我省畜牧业主要品种中,除生猪品质优但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以外,奶牛、肉牛、蛋肉鸡均具有成本较低、利润较高的明显竞争优势。生猪。2008年我省生猪头均净利润为274元,比河北省低99元,比四川省低11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元;头均生产成本为1259元,比河北省高210元,比四川省高16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元。我省生猪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销售以活猪为主,猪肉制品比重低;同时,由于我省在生猪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设施、防疫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多,以及饲料结构中粮食等精料所占比重高,造成单体生产成本较高,没有实现优质优价,生猪养殖比较效益低。但是生猪产业在我省畜牧业中居于关键的支撑地位,下一步必须努力提高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控制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提升生猪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奶牛。2008年我省奶牛头均净利润为2898元,比黑龙江省高10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9元;头均生产成本为10761元,比黑龙江省高15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06元。我省奶牛成本收益情况较好,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肉牛。2008年我省肉牛头均净利润为1445元,比河北省高46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0元;头均生产成本为3539元,比河北省低23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73元。我省肉牛成本收益高,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肉鸡。2008年我省每百只肉鸡净利润为263元,比山东省高6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元;每百只肉鸡生产成本为1673元,比山东省低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8元。我省肉鸡生产利润较高、成本较低,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蛋鸡。2008年我省每百只蛋鸡净利润为1542元,比山东省高55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5元;每百只蛋鸡生产成本为10451元,比山东省低136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1元。我省蛋鸡成本收益情况较好,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2.有利条件分析。一是产业基础较好。我省畜禽生产总量大,肉、蛋、奶产量居全国前列,畜产品加工原料基础雄厚;肉制品加工发展较快,拥有双汇、众品、华英、大用、永达等全国知名品牌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具备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奶业发展初具规模,花花牛、巨尔等本土品牌已具有一定实力,蒙牛、伊利等国内知名品牌纷纷进驻,为奶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区位优势突出。我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物流成本低,易于形成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集散地。我省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适宜畜禽繁殖生长。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我省已成为畜禽饲养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三是资源优势明显。我省是农业大省,精饲料和粗饲料资源丰富,地方畜禽良种较多,遗传资源丰富,拥有南阳牛、固始鸡、槐山羊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和新培育的夏南牛、豫南黑猪等国家级新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肉牛、荷斯坦奶牛、长白猪、大约克猪、樱桃谷鸭、海兰蛋鸡、艾维茵肉鸡等优良畜禽品种,制种供种能力较强。
3.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畜产品消费结构将逐步升级,肉、蛋、奶及其制品的消费量呈刚性增长态势,畜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据统计,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肉、蛋、奶消费支出为730.71元,比2000年的375.64元增长94.5%,年均增长8.6%,按此增速推算从2010年到2020年我省城镇畜产品消费支出将增长2.5倍;2008年国内城镇居民肉、蛋、奶消费支出为1178.39元,比2000年的536.47元增长120%,年均增长10.4%,按此增速推算从2010年到2020年国内城镇畜产品消费支出将增长2.97倍。另外,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逐步退出畜牧业养殖,可以预见今后10年我省畜牧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资源承载力分析。目前,全省规模以上饲料工业产品总量940万吨,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4%,蛋白饲料需要从省外进行调剂。根据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其中玉米283.5亿公斤、小麦337.5亿公斤。预计到2020年,扣除口粮、种子、工业用粮等,我省共可转化生产饲料粮275亿公斤,将比2008年转化的77.7亿公斤增长197.3亿公斤。这符合我省提高粮食转化能力和增加粮食附加值的战略目标,而且通过转化饲料粮、提高我省的畜产品供应能力、增加畜产品调出量可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另外我省秸秆总产量为7885.9万吨,预计2020年全省秸秆总量将达9445.9万吨,具备发展秸秆养畜的广阔空间。我省草地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黄淮流域沿河滩区和浅山丘陵地区具有发展牧草种植和规模养殖的天然优势。我省拥有林地面积4338.64万亩,是发展林草间作和林下养殖的理想区域。
总体上看,畜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综合优势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支撑产业,目前正处于加快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主要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建设,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