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保生产为重点,健全完善要素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和信息交流制度,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平台,强化预测预警工作,及时提出即期调节政策措施。二是搞好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全省生产原煤稳定在2亿吨;引导煤炭产、运、需各方建立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中长期煤炭购销合同。协调铁路部门增加陕煤、晋煤入豫量。加强电网薄弱环节建设,提高电网调配输送能力。建立和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供需协调调度保障机制。对省内企业煤、电、油、运、气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应供尽供。引导重点工业企业抓好应急储备工作。三是切实保障工业企业和项目合理用地。进一步完善土地计划指标管理制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用地指标不足问题,确保企业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国家下达我省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需求。
(三)以扩内需为重点,健全完善市场开拓机制。一是扩大省内市场。创新产销对接方式,定期组织开展省内产品对接活动,建立产供销对接长效机制。制定河南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政府采购优先使用目录内产品,尤其要加大对我省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河南装备,装备河南”。二是拓展省外市场。进一步办好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洽会、河南-东盟投洽会、河南-上海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洽谈会等大型商贸活动;组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洽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交易博览会,提高我省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三是开拓农村市场。突出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四是促进出口增长。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支持动力电池、生物医药、大型成套设备等出口融资。支持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省辖市进行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降低企业产品出口成本。
(四)以解瓶颈为重点,建立健全融资服务机制。一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把握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定期组织召开银企洽谈活动,确保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推动省辖市组建资产超5亿元的担保集团;发挥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再担保增信作用;探索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适当降低门槛,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步伐,2010年新增10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超30亿元。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搭建中部六省中小企业产权、股权、债权交易平台,力争2010年6月挂牌运营。继续组织发行集合债券,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集合短期融资券和发放集合贷款的途径;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