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LT、AST、 GGT、ALP高于正常值上限。
2.白蛋白﹤35g/L;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1。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4.总胆红素升高。
5.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层连蛋白(LN)升高。
6.总胆固醇(酯)降低。
(四)B超、CT、MRI提示肝硬化改变。
(五)肝组织病理学检查:≥S4。
(六)腹腔镜下有肝硬化表现。
备注:检查检验项目须提供近2年资料。
二十八、慢性肾功能衰竭
同时符合以下2项:
(一)慢性肾脏病史。
(二)Scr≥442umol/L或GFR≤30ml/min/1.73m2(近2年资料)。
二十九、恶性肿瘤(含恶性血液病)
(一)恶性肿瘤(含脑胶质瘤2级及以上)
凭以下2项之一认定:
1.病理诊断报告。
2.没有病理诊断的应附相关临床诊断报告,包括影像学和/或肿瘤标记物报告。
退出:各种原位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低度恶性肿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瘤、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自确诊之日起第5个社保年度结束后退出;乳腺癌、皮肤癌、喉癌、鼻咽癌自确诊之日起第10个社保年度结束后退出。由于检查检验结果尚未恢复正常,需继续治疗的,由2名相关病种专家提出申请,医院医务科加具意见,报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二)恶性血液病
1.急性白血病
符合以下4项之一:
(1)血或骨髓原始粒(或单核)细胞≥20%,可诊断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
(2)当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之一:①t(8;21)(q22;q22) ②inv(16)(p13;q22) ③t(16;16)(p13;q22) ④t(15;17)(q22;q12)时,即使原始细胞<20%,也应诊断为AML。
(3)伴有多细胞系病态造血的AML及治疗相关性AML和MDS,分别单独划分为独立亚类。
(4)骨髓中幼稚淋巴细胞>25%时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慢性期 同时符合以下3项:
①血象: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②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③费城染色体或/和BCR/ABL基因阳性。
B、加速期 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原始细胞在血或/和骨髓中的比例除外),并具有下述任2项: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或/和骨骼疼痛。
②脾脏进行性肿大。
③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④原始细胞在血或/和骨髓中>10%。
⑤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⑥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⑦出现费城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⑧对传统的抗CML药物治疗无效。
⑨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与集落比值增高。
C、急变期 符合以下任1项:
①原始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②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30%。
③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④有骨髓外浸润。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①、②必备,加③~⑤中任1项或加⑥~⑨中任2项:
①红细胞量大于正常平均值的25%,或血红蛋白量男>185g/L,女>165g/L。
②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存在,动脉血氧饱和度≥92%。
③脾大。
④骨髓细胞有非费城染色体或BCR-ABL基因的克隆性遗传异常。
⑤体外培养有内生性红细胞集落形成。
⑥血小板>400×109/L。
⑦白细胞>12×109/L。
⑧骨髓活检示全髓细胞增生,以红系和巨核系为主。
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偏低。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持续>600×109/L,骨髓以巨核系增生为主,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
三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一年
1年内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史。
退出:自手术之日起第2个社保年度结束后退出。
三十一、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手术的相关医疗证明。
三十二、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手术的相关医疗证明。
未成年人医疗保险部分
一、骨关节和骨骺损伤第一年